本期目录

2003年, 第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6-28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29-13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下呼吸道及尿路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加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继以口服序贯治疗。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4%(110/119)和91.2%(114/12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两组有效率为94.2%(65/69)和90.2%(65/72),尿路感染两组有效率为90.0%(45/50)和92.5%(42/72),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两组总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0%(78/83)和88.0%(81/92),其中尿路感染细菌清除率为89.2%(33/37)和92.9%(39/4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试验组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清除率为97.8%(45/46),高于对照组的84.3%(43/51),差异有显著性;(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38/1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13/129);两组不良反应均系轻度,患者可耐受,无中途停药者。两组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分别占24.8%(30/121)和22.1%(27/122),均系轻度并呈一过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注射剂静脉给药用于全身症状明显感染的初期治疗可使病情早期缓解,继以口服完成疗程,可获良好疗效;加替沙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仿,虽不良反应多于对照组,但均属轻度并可为患者耐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34-13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急性肺炎的病原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724例急性肺炎患儿经鼻深插气管吸痰,采用系列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呼吸道病原。结果:724例标本中明确病原阳性441例(60.9%),其中病毒感染160例(36.3%),细菌感染125例(28.3%),肺炎支原体感染81例(18.4%),肺炎衣原体感染25例(57%),混合感染50例(11.3%)。724例急性肺炎患儿中检出的主要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29例(17.8%)、腺病毒19例(26%)、副流感病毒1、3型13例(1.8%)、副流感病毒2型2例(0.3%)、流感病毒A型7例(1.0%)、肺炎克雷伯菌24例(3.3%)、肺炎链球菌23例(3.2%)、卡他莫拉菌23例(3.2%)、流感嗜血杆菌22例(3.0%)、金黄色葡萄球菌19例(2.6%)、副流感嗜血杆菌18例(2.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例(1.1%)、大肠埃希菌4例(0.6%)、肺炎支原体103例(14.2%)及肺炎衣原体27例(3.7%)。结论:病毒感染是儿童急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其中呼吸道台胞病毒占首位,腺病毒感染有所下降,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无流行迹象。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的细菌病原,但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卡他莫拉菌感染有明显增多。细菌感染全年散发,以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38-1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在健康老年人和年轻人中体内过程的特点。方法:健康老年志愿者和健康年轻志愿者均分别给予万古霉素1.0g静脉滴注,以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并对老年组和年轻组间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万古霉素在老年组和年轻组中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万古霉素在老年组和年轻组的总清除率(CL_t)分别为(61.05±10.30)ml/min和(87.35±9.45)ml/min,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8.34±1.06)h和(4.09±0.3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80.30±4890)h·mg/L和(192.78±20.23)h·mg/L。上述药代参数在老年组和年轻组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年轻人相比,万古霉素在老年人中清除率降低,消除半衰期延长,AUC增大。万古霉素用于治疗老年患者感染时,应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药物剂量,并监测血药浓度。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43-14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慢阻肺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采用头孢吡肟2g,静脉滴注,每12h1次;对照组33例,给予头孢他啶2g,静脉滴注,每12h1次,两组疗程均为7~14d。结果:头孢吡肟组治愈率为68.8%,有效率为90.6%,细菌清除率为91.2%;头孢他啶组治愈率为60.6%,有效率为87.9%,细菌清除率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5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89.2%,明显高于头孢他啶(78.5%)和头孢噻肟(7.4%,P<0.05)。结论:头孢哟肟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其治疗慢阻肺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46-14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测定从我院ICU分离的541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抑制剂增强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率为39%和45%。肠杆菌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3.7%~28.2%、35.9%~74.1%、20.4%~33.3%和89.7%~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敏感率分别为100%、89.7%。结论: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49-15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受试者随机交叉分别服用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受试制剂)或头孢泊肟酯片剂(参比制剂)各200mg,用微生物法测定人体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干混悬剂、参比片剂的t_(max)分别为(2.8±0.5)h和(3.1±0.5)h,C_(max)分别为(2.85±0.55)和(2.55±0.62)mg/L。t_(1/2)分别为(2.2±0.2)和(2.3±0.3)h,AUC_(0-t)分别为(16.56±3.96)和(14.79±3.77)mg·h·L~(-1)。受试干混悬剂相对于参比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5.0±27.1)%。结论:经生物等效性检验,受试干混悬剂与参比片剂具生物等效性。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51-15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52-15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溶脲脲原体(Uu)对14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5环(阿奇霉素)和16环(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5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203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3株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8%、7.4%、6.9%、3.9%和3.5%。在5种药物中,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最强,MIC_(50)分别为0.125mg/L和0.5mg/L,MIC_(90)分别为0.5mg/L和1mg/L,其次为阿奇霉素,MIC_(50)和MIC_(90)分别为2mg/L和4mg/L,红霉素和罗红霉素抗Uu活性较弱,MIC_(50)均为4mg/L,MIC_(90)均为8mg/L。结论:对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16环大环内酯类药物交沙霉素和吉他霉素抗Uu活性强于14环和15环大环内酯类药物。
  • 临床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55-15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近年广州地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伤寒及副伤寒病例。结果:139例病例中伤寒116例(83.5%),副伤寒23例(16.6%)。近年伤寒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由1993—1997年间90.1%下降到1998—2002年间的70.83%;而副伤寒比例则逐年增加,其中以副伤寒乙为主。副伤寒组肥达反应阳性率(39.1%)低于伤寒组(78.4%)。结论:近年来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 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57-15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丽水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为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ATB-Fungus板条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ICU临床真菌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62株临床分离株中,白念珠菌为39株(39/62,62.9%)、其他念珠菌属23株(23/62,37.1%);白念珠菌对酮康唑、咪康唑和益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28.2%、35.9%和28.3%,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则较高,分别为89.7%、94.9%和89.7%。结论:ICU感染中念珠菌属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59-16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学的特点,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0月S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学的检出情况。结果:20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60株细菌,50份标本为混合感染。条件致病菌为SICU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0.0%,主要是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4.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占15.4%,主要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在大肠埃希菌为80.0%,肺炎克雷伯菌为73.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1%,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为92%。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且呈多重耐药。结论:需加强S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61-16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探讨体外试验如何更准确检测该菌耐药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42株临床分离菌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分别于培养24h和48h记录结果。结果:无论培养24h还是48h,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哑、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敏试验延长至48h判读结果,部分在24h敏感的菌株抑菌区内可见小的耐药菌生长。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试5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治疗时应采用联合用药。延长药敏培养时间可检出更多生长缓慢的耐药菌株。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63-1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本院2002年3月—2002年10月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15株及肺炎克雷伯菌49株,用双纸片法初筛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琼脂扩散法作药敏实验。结果:总检测菌株164株,共检出ESBLs阳性株50株,总阳性率为30.5%,其中大肠埃希菌为29.6%,肺炎克雷伯菌为32.7%,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对头抱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以及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结论:本组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高达30.5%,且阳性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严重,医生应重视ESBLs的检测报告,在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ESBLs菌株在医院内的扩散。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65-16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口痰标本原始涂片镜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901份肺部感染病人下呼吸道口痰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判断标准,进行培养前的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口痰标本792份合格(合格率为87.9%),109份不合格,以呈纯培养或优势生长为阳性,两者培养阳性率(78.0%与14.7%)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格标本共检出致病菌701株,检出率为88.5%;涂片所见细菌与培养结果总符合率为80.2%。结论:痰标本培养前进行涂片镜检对于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 临床经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67-16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68-16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69-16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70-17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73-17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77-18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82-18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国内外动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87-19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3): 191-19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