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8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3-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81-8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利奈唑胺对57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有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利奈唑胺的杀菌浓度和杀菌曲线;培养条件对利奈唑胺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临床分离菌均具高度抗菌活性,包括对其中的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亦具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的抗菌活性较低。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具较高抗菌活性。利奈唑胺对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相仿或略强。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及杀菌曲线试验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大部分葡萄球菌属具杀菌作用,对肠球菌仅具抑菌作用。培养基pH值的改变、细菌接种量的改变对利奈唑胺抗菌活性有一定影响,人血清含量改变对该药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利奈唑胺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且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提示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多重耐药株所致感染的控制将具有重要作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89-9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由Malaya大学医学中心牵头进行的非典型病原在亚洲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分别占成人病原的11.4%和5.8%。本研究将对这2种病原所致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一步总结分析。方法亚洲7个国家12个研究中心采用统一的检测方法(DNA检测及血清学方法)和判断标准,对16岁以上的CAP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的检测。结果在急性肺部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原所致者非常相似,并无特征性。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在男性和女性中检出率相仿,但肺炎支原体感染在16至44岁患者中更为多见(22.2%),而肺炎衣原体感染者重症患者相对较多。88例在病程中血清抗体显著增高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中,48例(54.5%)患者急性期抗体阴性,如果未检测恢复期血清抗体,上述患者则会漏诊;51例肺炎衣原体感染者中急性期血清抗体阴性则较为少见(21.6%)。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既往感染和(或)病原携带率分别为5.7%和7.9%。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肺炎衣原体肺炎发病率高,诊断困难,因此在亚洲成人CAP抗感染经验治疗时宜选用对这2种病原亦有效的药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94-9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CTX-M-ESBLs在天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传播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及1类整合子的关系。方法采用PCR-mapping、Southern印迹杂交及DNA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CTX-M-ESBLs基因,及其与ISEcp1-like插入序列和1类整合子的关系。结果4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44株(95.7%)携带CTX-M-1组和(或)CTX-M-9组基因,未发现CTX-M-2组基因。60%的CTX-M-1组β内酰胺酶基因和73.7%的CTX-M-9组β内酰胺酶基因上游存在ISEcp1-like插入序列。ISEcp1-like插入序列与CTX-M-3及CTX-M-14基因间隔区序列不同。46株中25株(54.3%)携带1类整合子基因,PCR-mapping及Southern印迹杂交未发现CTX-Mβ内酰胺酶基因在整合子上的证据。结论天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中存在CTX-M-ESBLs的流行,许多CTX-M-ESBLs基因上游存在ISEcp1-like插入序列。ISEcp1-like插入序列可能与CTX-M型超广谱酶基因在天津市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中的播散有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99-10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伐昔洛韦在正常人体内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伐昔洛韦300mg和参比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受试者血药浓度,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药与参比药的血药浓度水平一致。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3.81±0.66)h和(4.15±0.74)h;Tmax分别为(1.48±0.58)h和(1.38±0.56)h,Cmax分别为(1.86±0.50)mg/L和(2.07±0.62)mg/L,AUC分别为(7.51±1.71)mg.h/L和(7.03±0.98)mg.h/L,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近。用AUC估算的伐昔洛韦试验药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11.8%。结论伐昔洛韦片和参比片的AUC、Cmax经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剂生物等效;Tmax经非参数法检验表明两种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02-10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方法以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研究方法。结果378例CAP患者中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190例)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7.37%和96.84%,细菌阴转率高达96.7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药治疗(188例)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36%和96.28%,细菌阴转率为96.6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疗程、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成本-效果比为32.01,低于对照组(38.51)。结论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治疗CAP临床疗效较好,药物不良反应率较低,成本-效果比较低。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07-11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9月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9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MIC;通过改良Hodge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PCR、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的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29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9.7%和60.6%。29株细菌PFGE图谱分为16个基因型,A型主要集中在呼吸内科病房,B、C型来自神经外科ICU,D、E型来自器官移植病房,F型来自创伤外科病房,G型来自神经内科病房,其余为散在分布。29株菌中有2株产VIM-2金属β内酰胺酶(6.9%)。结论本院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为医院感染流行株,且呈多重耐药,有2株菌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12-11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我国多所医院临床分离金葡菌中杀白细胞毒素(PVL)分布特征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8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809株金葡菌进行PCR检测PVL基因,PVL阳性菌株经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表型,mecA~femB双重PCR确证MRSA基因型,并对PVL阳性的MRSA进行SCCmec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PVL阳性的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809株金葡菌中58株(58/809,7.2%)携带PVL基因。沈阳检出率较高,其次为武汉,与其他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L阳性的MRSA15株(15/407,3.5%),MSSA43株(43/402,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阳性的门诊菌株7.9%(5/63),住院6.9%(53/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阳性的MRSA经SCCmec分型,Ⅱ型3.8%(2/53),Ⅲ型4.7%(12/258),未分型1.0%(1/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L阳性的MRSA经PFGE后,A克隆株73.3%(11/15);B克隆株13.3%(2/15);C克隆株6.7%(1/15);D克隆株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L可以引起严重感染,及时进行检测并做同源性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 深部真菌感染专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16-11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以伏立康唑治疗1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有效7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4例。1例出现视觉模糊,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低钾血症。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高效及安全的药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19-12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2000—2006年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分离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年我院住院患儿所有送检真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药敏试验使用ATB-FUNGUS2INT酵母药敏试条,进行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3种抗真菌药敏检测,严格按照2006年CLSIM27-A2规则及标准进行。结果分离出635株真菌中,念珠菌属572株(90.1%),曲霉属29株(4.6%),隐球菌属21株(3.3%),青霉属和酵母属各5株(0.8%),毛孢菌属2株(0.3%),毛霉属1株(0.2%)。念珠菌属中,前3位分离菌是白念珠菌418株(73.1%);光滑念珠菌64株(11.2%);热带念珠菌52株(9.1%)。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97.6%,97.6%和98.4%。结论儿科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中以念珠菌属最多,并以白念珠菌为主,曲霉比率也在增多。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供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的参考。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23-12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的患病率明显上升。IFI也日益成为导致骨髓及器官移植受者、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
  • 临床与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26-12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由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入选,病死率33.3%。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发生血流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平均14.5×109/L(4.77×109~36.01×109/L)。患者有手术史10例,中心静脉导管14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13例,原发感染灶不明10例(47.6%),继发于下呼吸道感染9例(42.9%),中心静脉插管来源的3例,其他感染灶包括外科伤口等2例。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APACHEⅡ评分高,死亡组菌株耐药性高于存活组。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且多为耐药菌株感染,应引起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29-13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移植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1.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50%,革兰阳性菌和白念珠菌感染各占2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肌酐(Cr)以及总胆红素(TBi)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组Child积分、APACHEⅡ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积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病原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Child积分和MELD积分以及并发症与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密切相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32-13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军团菌肺炎(CAL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0月经免疫荧光法及血微量凝集法(MAT)检测军团菌血清抗体诊断明确的21例CALP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阿奇霉素或莫西沙星的疗效。结果①21例CALP患者中,重症肺炎占57%。无基础疾病11例,糖尿病患者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者4例。②主要临床症状发热≥38.0℃,干咳,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胸痛,多汗,腹痛、腹泻。血白细胞>10×109/L72.7%,CRP>100mg90.9%,低钠血症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增高<50.0%。③胸部CT表现为肺实变、间质改变、渗出、网织状阴影及胸腔积液。病变累及2叶以上多见。④21例CALP患者经血清抗体检测分别为血清型Lp6,Lp3,Lp1,Lp4。⑤21例CALP患者(包括12例重症肺炎)经阿奇霉素500mg/d或莫西沙星400mg/d序贯治疗后痊愈。结论当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多系统损害时要考虑军团菌肺炎的可能。早诊断,尽早选用合适的抗菌药治疗至关重要,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治疗军团菌肺炎的一线用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35-13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我院肝移植病房MRSA同源性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1月肝移植病人中分离金葡菌共57株,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MRSA表型检测,筛选MRSA,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MRSA菌株进行同源性检测。结果57株金葡菌中,46株为MRSA。MRSA经PFGE分为8个型(A~H型)。以A型(27株)、B型(10株)为主。在2005年3月—2006年11月发生了A1亚型的暴发流行。结论MRSA在肝移植病人间流行情况十分严重,及时检测MRSA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将有利于控制耐药菌的播散。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39-1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05—2006年度我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病原菌谱、血清型及耐药特点。方法脑脊液细菌鉴定采用细菌培养及实时定量PCR方法。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流感嗜血杆菌及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及E试验。结果入组的新生儿患者28例,脑脊液细菌检测总阳性率39.3%,大肠埃希菌6例,占21.4%,居首位,其中4例ESBL阳性。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占7.1%(2例)。未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1个月至11岁年龄组90例,细菌检测总阳性率33.3%,第1位是肺炎链球菌,占16.7%(15例),其中5例培养阳性,菌株血清型为19F型,2例对青霉素中介。其次是脑膜炎奈瑟菌,占5.6%(5例),3例培养阳性,2例为A群,1例为C群。结论2005—2006年,我院收治的不同年龄组脑膜炎患儿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新生儿患儿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其他年龄组患儿则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为主要病原菌。部分菌株已高度耐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可提高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菌检测的阳性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43-14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溶血葡萄球菌vga(A)LC基因与克林霉素耐药特点。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63株溶血葡萄球菌的MIC,PCR技术检测vga(A)LC及其他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23株受试菌对克林霉素耐药,其中2株对红霉素敏感(MIC均为0.25mg/L),对克林霉素耐药(MIC均为8mg/L),vga(A)LC基因检测均阳性;6株结构型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菌素B类(MLSB)耐药,15株诱导型MLSB耐药,均未检出vga(A)LC基因;1株结构型MLSB耐药菌携带ermB基因,5株结构型MLSB和15株诱导型MLSB耐药菌均携带ermC基因;10株克林霉素耐药菌携带linA/linA′基因。结论我院发现携带vga(A)LC基因的溶血葡萄球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46-14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的97株肺炎链球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泰利霉素等3种新近上市和其他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97株肺炎链球菌对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喹奴普丁-达福普汀也未发现耐药菌株,只是有18.8%的菌株表现为中介。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如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0.8%、58.8%、0%、2.1%、12.8%和64.5%,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85.6%。结论本院尚未用于临床的3种新近上市的抗菌药物泰利霉素、利奈唑胺和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对本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而上述细菌对红霉素、林可霉素以及四环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 临床经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48-14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5月1日,我科共收治小儿麻疹2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2例患儿中,男13例,女9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2.5岁。发热1~8d出皮疹,平均3d。发热持续时间4~10d,平均6.7d。麻疹疫苗接种史:20例未接种,2例不详者1例半年内未接种疫苗。住院时间1~1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50-15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女,53岁。2006年10月确诊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2007年3月19日进行同胞间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司莫司汀、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等治疗,3月29日、30日分别回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过程顺利。4月2日加用阿昔洛韦抗病?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51-15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35岁。因发热8d,皮疹5d,意识障碍及双下肢活动受限3d,于2007年2月25日收住入院。患者8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最高体温40℃,伴咳嗽、流泪、流涕、喷嚏。5d前开始出现皮疹,先是耳后、发际,然后颈、躯干、四肢,即至市传染病院就诊,诊断为“麻疹”。给予“利巴韦林,痰热清”等?
  • 综述与编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52-15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感染可导致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自1967年分离到首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以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株逐年增加。同时,对其他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逐年增高。?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2): 157-1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敏感的革兰阳性菌有效,且对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较好疗效,被广泛用于治疗CAP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性治疗。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问题也随之成为全球性问题,近10年来逐年加重,以亚洲国家(地区)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