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8年, 第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11-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01-41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7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以CLSI2007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14所医院临床分离3590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7.0%,革兰阴性菌占63.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1.1%和75.9%。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或耐药株。儿童患者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占11.7%,青霉素不敏感株(PISP和PRSP)占88.3%(73.9%和14.4%)。发现2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在各菌属中分别占58.0%、53.9%和14.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7%和18.8%。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0%和22.5%。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2.8%)、鲍曼不动杆菌(4.5%)、弗劳地柠檬酸杆菌(6.0%)和肺炎克雷伯菌(0.1%)对现有抗菌药(除多黏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加趋势,加强对耐药菌的检测、耐药菌带菌者的筛查和耐药机制研究,对正确选用抗菌药和控制耐药菌感染十分重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11-41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1.评估TrizivirTM(AZT+3TC+ABC,TZV)治疗中国HIV/AI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3.考察中国社区内HIV/AIDS患者服用固定剂量三联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80例HIV/AIDS患者进入治疗组。是一项单中心、开放式、无对照的临床试验。患者接受36个月的治疗,在治疗1,2,3,4,5,6,9,12,18,24,30和36个月按时到门诊随访。结果57例(71.3%)患者完成36个月治疗随访,23例(28.7%)在治疗过程中因药物不良反应、机会性感染复发、依从性不好或治疗失败而退出。57例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增加252/μL,93.0%的患者显示病毒载量<400拷贝/mL。在36个月的治疗期间,有4例患者出现耐药。结论TZV抗病毒效果显著,对于病毒载量>500000拷贝/mL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效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显示明显增加。TZV不良反应较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服用方便,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对某些患者尤其有毒瘾者不失为一种可以选用的治疗方案。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14-41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羟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RT-PCR检测外排泵Mex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结果收集到的6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52.5%和59.2%,加入CCCP前后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52.0%(51/98)美罗培南耐药株MexAB-OprM显著高表达(P<0.05),43.7%(59/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显著低表达(P<0.05),14.8%(20/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表达缺失;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与标准菌株PAO1相比,OprD2表达水平减低菌株ZZ20显影减低,表达缺失菌株BJ1不显影。结论MexAB-OprM表达升高和OprD2表达降低甚至缺失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19-42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细菌携带及其耐药情况、细菌携带的危险因素。方法住本院老年科非感染患者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上海市离、退休干部为调查对象,以无菌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住院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的细菌携带率分别为55.2%(58/105)及32.1%(161/501),老年住院患者高于非住院老年人(P<0.01);携带菌中均主要为嗜血杆菌属,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老年住院患者携带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的敏感率低于非住院老年人。口腔装有义牙是住院及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口咽部细菌携带率高于非住院老年人,口腔义牙是老年人口咽部带菌的危险因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23-42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2003—2007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β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多重PCR检测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质粒携带的AmpC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染色体AmpC酶基因和oprD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0株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其中产AmpC酶、ESBLs、金属酶(MBL)和未知酶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分别是62.5%(25/40)、20%(8/40)、7.5%(3/40)和10%(4/40)。25株产AmpC酶菌株均有不同程度AmpC酶基因表达量升高,其中,仅1株细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12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减低,这些菌株均对亚胺培南耐药,13株菌oprD2基因表达量正常,其中仅5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7株菌(占产AmpC酶菌株的28%,不产金属酶)的酶粗提物能微弱水解IPM,这7株菌AmpC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其中5株菌同时伴有oprD2基因表达量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AmpC酶可微弱水解亚胺培南,且其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AmpC酶产生量有一定关系;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可能是细菌AmpC酶表达量增加和oprD2表达量减低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29-43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1株临床分离携有多重耐药基因盒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因。同时应用PCR扩增金属酶基因和oprD2基因。结果该株铜绿假单胞菌PA27携带Ⅰ类整合子,其可变区大小为3.0kb,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BLAST),确定为一种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cmlA8-OXA-10,GenBank登录号为EU708817。oprD2基因检测阳性,未检出IMP-1、VIM-2和IMP-2型金属酶基因。结论该地区首次报道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携有多重耐药基因,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33-43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和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的头孢曲松-舒巴坦作用2h后,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继续培养,用倾皿培养法进行菌落计数(CFU/mL),以log(CFU/mL)对培养时间(h)绘制生长曲线,计算PAE、PLIE和PASME。结果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8/4mg/L和大于256mg/L。②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AE为负值或很短。③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LIE在低冲击浓度(2MIC、4MIC)时为负值或很短,当浓度增加至10MIC时,其PLIE>6.5h。结论时间依赖的头孢曲松-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PLIE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为了提高头孢曲松-舒巴坦的临床疗效,其给药方法的设计除了要延长T>MIC外,适当提高给药的峰浓度或许亦有利于疗效的发挥。
  • 深部真菌感染专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37-44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气道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新生物突出于管腔,病理示大量曲霉菌丝浸润至气道黏膜基层,伊曲康唑治疗24周后痊愈。结论气道侵袭性曲霉病以曲霉浸润到气道黏膜的基底层为特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伊曲康唑是治疗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41-4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左下肢损伤截肢术后伴无尿3d,于2007年8月29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T37.3℃,BP139/92mmHg。神清,对答切题,右肘关节前部见约12cm×8cm瘀斑,右下肢后部见大面积瘀斑,右踝内上方见一长约6cm伤口,已缝合,少许渗出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43-44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器官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长程及大剂量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疗程较长者和接受侵袭性诊治的危重患者的大量增加,真菌感染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高危人
  • 临床与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48-45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武汉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高产质粒AmpC酶和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06年8月住院患儿临床分离的头孢西丁中介或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61株。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表型确认试验检测ESBLs,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采用PCR技术扩增质粒AmpC与CTX-M基因;使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确定CTX-M基因簇的特征;利用基因测序确定AmpC酶及CTX-M的基因亚型。结果DHA-1型和ACT-1型为主要的质粒AmpC酶基因型,发现1种新的ACT型质粒AmpC酶,其与ACT-1的同源性仅为84%。CTX-M-14型和CTX-M-3型为主要的ESBLs基因型。最常见的大肠埃希菌SSBL基因组合为CTX-M-14+DHA-1+ACT-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为CTX-M-3+DHA-1+ACT-1。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SSBL菌株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单产质粒AmpC酶菌株;CTX-M-14/CTX-M-3+DHA-1+ACT-1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的SSBL基因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52-45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嗜血杆菌属的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和咽拭子4719份(2006—2007年),细菌的鉴定用VITEK-32鉴定到型,用K-B法测定对1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用VITEK-32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数据统计采用WHONET5.1软件。结果分离到228株嗜血杆菌属,分离率4.8%,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18株(2.5%),生物Ⅲ型31株(26.3%)、生物Ⅳ型82株(69.5%),其他生物型5株(4.2%)。副流感嗜血杆菌110株(2.3%),生物Ⅲ型38株(34.5%)、生物Ⅳ型68株(61.8%)、其他生物型4株(3.6%)。冬季与春、夏、秋3个季节嗜血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9%、57.6%和59.4%;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0%、89.1%和36.4%;对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β内酰胺酶都为阳性,未发现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的菌株;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和头孢吡肟均为100%敏感。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引起的成人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冬季,2种细菌的感染率相近。都是以生物Ⅲ、Ⅳ型为主;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性最高。在本地区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呼吸道感染仍可选用氨苄西林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产酶菌株的指导性用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56-45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常见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40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药敏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并检测ESBLs。结果2007年10—12月我院临床分离61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24(85.3%),革兰阳性球菌90株(14.7%)。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占多数(152株),其余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00株)、鲍曼不动杆菌(80株)、铜绿假单胞菌(79株)。金葡菌(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各占30.3%和35.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的发生率为62.5%和32.0%,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除了亚胺培南)耐药率高。结论我院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强且多重耐药,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59-46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监测我院2002—2007年临床分离沙门菌对各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各类抗菌药物对95株沙门菌MIC,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仍分别高达96%~100%和97%~100%,未发现多重耐药株(MDR);52%(13/25)伤寒沙门菌和94%(62/66)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对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MIC=0.125~1mg/L)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别占24.0%(6/25)和92.4%(61/66);1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1株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高耐药(MIC≥16mg/L),且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多重耐药。结论我院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较常见,出现高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且多重耐药的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应加强对沙门菌耐药性监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63-4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上海市崇明地区含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cagA基因与Hp的耐药性关系。方法对150株临床分离菌株,采用PCR法检测Hp的cagA基因,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崇明地区Hp对甲硝唑、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32%、10、2、0、0和0。78.7%的Hp菌株含有cagA基因。结论本地区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呋喃唑酮可作为根除Hp的首选药物。本地区Hp感染以Ⅰ型菌株为主,含cagA基因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明显低于不含cagA基因Hp菌株。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66-47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2007年湖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经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1004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7561株,占36.0%,革兰阴性杆菌13345株,占63.5%。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和不动杆菌属。MRSA、MRCNS检出率分别为54.0%、57.5%。未检出糖肽类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7.2%、37.8%和8.9%。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低于3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2.1%和39.9%。不动杆菌属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3.3%、14.7%和3.0%。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约占2/3,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临床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 综述与编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71-47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链球菌是人体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之一,不仅可以直接由鼻咽部入侵中耳、鼻窦、支气管、肺部和胸腔等引起黏膜疾病(mucosaldiseases),还可经血流播散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腹腔、关节、心瓣膜和心包等无菌部位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nva-sivepneumococcaldiseases,IPD)。WH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76-47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葡菌是引起皮肤软组织及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卫生保健相关血流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正常人中约25%携带该菌,体内的定植菌常可引起感染。金葡菌感染的基本治疗为应用抗菌药和外科引流,但由于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药物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药物疗效减弱。甲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6): 479-48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在2005年前为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TheNationalCommitteeforClinicalLaboratoryStandards,NCCLS)。其出版的药敏试验标准操作指南于上世纪90年代被我国卫生部指定为部颁标准。随着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