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9年, 第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9-11-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01-41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8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357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3%,革兰阴性菌占67.7%。4486株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为62.3%,20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MRCNS检出率为77.0%。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16株肺炎链球菌中7株为脑膜炎肺炎链球菌,609株为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568株儿童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菌株(PSSP)占78.5%,青霉素中介株(PISP)和青霉素耐药株(PRSP)检出率分别为11.3%和10.2%。41株成人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均为PSSP,未发现青霉素不敏感株。检出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2株为VanA型,1株为VanB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8.9%、49.6%和15.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19.2%。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4%和28.3%。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现用抗菌药(除多黏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出现少数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较往年有较显著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12-41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药敏情况及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无锡市传染病医院肺科病区2007年1月—2009年1月资料较完整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住院患者547例的临床表现、痰细菌学检查、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7例痰普通培养阳性率27.0%,真菌培养阳性率10.3%,结核菌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6.8%。结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在抗菌药物应用时应选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一般应联合用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16-42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3CT-AZT)、依非韦仑(EFV)联合治疗方案对中国农村HIV-1感染者治疗52周,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如何在资源匮乏地区建立国际标准的研究现场以及抗反转录病毒药物(ARV)不良反应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共入选100例18岁以上、CD4+T淋巴细胞(CD4)<400拷贝/mL。③三级及以上不良事件者13例。④至2007年2月4日,72例到达研究终点,28例提前退出研究。结论①3CT-AZT与EFV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V-1复制,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多数不良事件轻微。②在农村地区开展艾滋病临床治疗研究可采用地方CDC和医院共同参与的模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21-42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043株临床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551株,占30.8%,革兰阴性杆菌3492株,占69.2%。非ICU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ICU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不动杆菌属、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在ICU、内科和外科的检出率分别为85.9%、57.7%和78.0%,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8.9%、69.8%和65.7%。除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外,未检出对其他糖肽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14岁和≥15岁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4.8%和49.6%,而产ESBLs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分别为87.7%和76.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分离的不动杆菌属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非ICU分离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2/3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最高活性。临床分离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ICU分离株比非ICU分离株的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27-42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中国广东省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Tolls样受体4(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PCR产物测序的方法,检查60例肺炎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的分布与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肺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中,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基因型所有个体均为野生型纯合子,Asp299Gly野生型与突变型在肺炎患者与健康个体,或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分布无差异。结论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性不明确。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30-43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试验检测qnr基因是否可通过质粒转移;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检测qnr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含qnr基因菌株99株(14.1%),其中qnrA、qnrB和qnrS的检出率分别为1.1%(8株)、4.0%(28株)和9.5%(67株),其中3株菌同时含有qnrA和qnrB,1株含qnrB和qnrS。在99株qnr阳性菌株中,有88株(88.9%)检测到至少1种bla基因。20株qnr阳性菌株通过接合试验传递成功。相对于受体菌,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提高了2~125倍。ERIC-PCR显示99株qnr阳性菌株有不同的DNA条带,提示其可能属于不同的克隆株。结论在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携带率为(14.1%),qnrS为最流行的亚型。88.9%的qnr阳性株携带1种或1种以上bla基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36-43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中克隆一种介导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新基因簇。方法采用16SrRNA测序对临床株Efm-HS0661进行菌种确认,并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通过药敏试验及接合试验,了解菌株耐药性及其可转移性;通过PCR扩增、步移法测序、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克隆获取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及其周边序列,并将获得序列与已知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进行比对。结果临床株经16SrRNA测序确认为屎肠球菌,MLST分型属ST78型;该菌株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且可通过接合试验发生转移;测序获得一6592bp核苷酸序列,为含6个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的基因簇,其基因结构与已知耐药基因簇不同,命名为vanM型基因簇。其中vanM全长1032bp,其编码蛋白VanM与VanA、VanB、VanD、VanF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9.7%、69.7%、66.0%和78.5%。结论从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临床株中发现了一种新型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vanM型基因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40-44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2003—2008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CLSI2008年标准进行。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比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是儿科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其分离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82.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CNS79.8%~92.7%;MRSA升至10.6%。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但有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检出。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占73.9%~80.0%;肺炎克雷伯菌为70.5%~81.5%。不发酵糖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1.3%和9.2%,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均为3.3%。结论儿科临床分离CNS、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耐药处于较高水平,加强儿科临床分离细菌的监测,对于了解儿科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播散都有重要意义。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46-45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部分医院肠杆菌科细菌中KPC酶的产生及耐药情况。研究KPC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blaKPC的转移和传播。方法在上海4所医院收集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纸片扩散法)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菌株,PCR检测blaKPC、DNA测序、接合转移试验、质粒电泳、Southernblot。结果在上海4所医院共收集到7株对亚胺培南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PCR检测显示有2株菌株携带blaKPC-2;接合转移试验、质粒电泳、Southernblot试验显示blaKPC-2是由一个50kb大小的质粒携带。结论上海4所医院2006年的KPC酶的检出率还比较低;2株肠杆菌科菌株的blaKPC-2都是由1个50kb的质粒所携带。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51-45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在ICU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0月ICU56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分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组(感染组)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非感染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患者总体相关性感染率为19.6%,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1.8%,革兰阴性杆菌占41.8%,真菌占6.4%。经统计学分析,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糖(GLU)、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血液净化治疗数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ICU中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清ALB、GLU、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血液净化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拔管和抗生素治疗有助于降低CVC-RI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54-45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湖南长沙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AmpC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和基因型。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7月湖南长沙地区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110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行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表型初筛,采用多重PCR法测定AmpC酶表型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ampC耐药基因型。结果在110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24株细菌对头孢西丁纸片不敏感,经多重PCR扩增21株菌在约405bp处出现阳性条带,特异性PCR显示此21株菌均携带DHA型ampC耐药基因。产质粒介导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19.1%(21/110)。结论长沙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中质粒介导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其质粒介导的ampC耐药基因全为DHA基因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58-46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多次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例自发病以来的系列临床及实验室、影像学等相关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经BECTEC960培养并菌型鉴定为牛分枝杆菌,复经间歇区寡核苷酸(SPOLIGOTYPING)和PCR对临床分离株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牛结核分枝杆菌(M.bovis)标准株和卡介苗株作比对,证实为卡介苗株。同时经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检测,提示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虽经反复治疗,终未获预期疗效。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是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多次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成因,预后不佳,应引起警惕。
  • 深部真菌感染专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62-4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中国8个地区每10年全年临床分离的原病真菌作动态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及台湾8个地区34个单位所收集的1986年、1996年及2006年全年按统一方法培养出的病原真菌作分析。结果1986年共分离9096株,1996年19009株,2006年33022株。间隔10年的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以念珠菌属尤以白念珠菌占首位。总的趋势念珠菌和霉逐渐增多,1986年共分离计27个属、种,1996年共分出108个属、种,而2006年则分离到117个属、种病原真菌,多数为念珠菌和曲霉。结论通过调查1986年、1996年、2006年全年结果提示:病原真菌中念珠菌属所占比率不断增加,从1986年6.3%升至1996年的34.7%,2006年更升至45.9%,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之比也渐下降。应引起足够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66-46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29岁。因“车祸伴溺水后17d伴发热12d神志不清2d”由外院转入我科。患者于2008年2月25日因车祸翻入水沟中,送当地医院进行治疗,诊断为“头皮裂伤、溺水、吸入性肺炎”。2月28日出现发热现象,体温38℃左右,X线胸片检查提示肺部感染,予以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效果不佳,5d后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69-46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科从1例左膝局部肿块患者的脓液中分离培养出猪霍乱沙门菌,现报道如下。患者男,75岁,农民。5d前出现左膝部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3d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于2009年2月26日来我院住院。患者主诉青少年时期即常有关节疼?
  • 综述与编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70-47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一类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主要机制之一。ESBLs的特性包含几个方面[1]:①丝氨酸活性Ambler′sA类或D类β内酰胺酶;②能水解氧亚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广谱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水解活性强;③活性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6): 474-47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9.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尽管引起CAP的常见病原菌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比率存在下降趋势,但其仍然是CAP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据文献报道,2002年在欧洲各国进行的关于CAP病原菌的41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门诊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占19.3%,住院患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