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发病情况,了解其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按照CURB-65评分系统将2009年1月—2010年5月住院治疗的91例HCAP患者分为轻症组84例和重症组7例,回顾性分析总结两组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点。结果重症HCAP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轻症组[(83.9±7.1)和(65.1±17.8)岁,P<0.001],其基础疾病合并症显著多于轻症组(100%和76.2%),其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意识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相关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异常、尿素氮升高、低氧血症或低氧和指数)明显重于轻症组(P<0.01)。与轻症组相比,重症HCAP患者多次住院、接受家庭或医疗机构护理者更多(P<0.001)。重症HCAP患者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高达71.4%,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5%,革兰阳性菌占22.2%,念珠菌占33.3%,初始抗生素治疗未能覆盖病原菌而治疗不当者4例,死亡3例,与轻症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AP的发生与医疗环境密切相关,其中CURB-65评分高的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多,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高,预后差。必须充分认识HCAP发病的危险因素和病情严重程度,建立个体化"经验性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