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1-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2年南京7所教学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MIC,与南京2006—2007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氟喹诺酮耐药株的gyrA、gyrB、parE和parC基因喹喏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147株肺炎链球菌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9.1%;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MIC≥4mg/L)占3.4%;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5%、1.4%、3.4%、1.4%、0.7%;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与2006—2007年分离株相比,2010—2012年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下降,对红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变化不大,出现了少数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耐药株。对喹诺酮耐药株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菌株有gyrA突变(Asn167—Ile)和ParE突变(Ile460—Val);另1菌株则有ParC突变(Ser81—Gly;Asn94—Asp)。结论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居高不下,对青霉素仍较敏感,出现了少数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株。喹诺酮耐药株有gyrA、parE和parC的QRDR突变。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7-1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9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4例发生VAP患者中,共检出病原274株,革兰阴性菌占85.04%,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5d、昏迷、抗生素联合使用。结论防治VAP应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处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11-1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单纯及合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的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一步法检测7486例生殖泌尿道标本中Mh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结果Mh单纯检出率为2.8%,合并Uu检出率为11.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Mh和Mh合并Uu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最高,均>90.0%,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均大于90.0%。两者对这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对交沙霉素的敏感率(87.6%)高于混合感染者(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单纯感染或混合感染检出率较低,且以女性感染为主,两者的耐药谱基本一致,对半合成四环素的敏感率最高,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15-1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屎肠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0年10月—2012年9月屎肠球菌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药敏试验操作和判断按照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标准。结果176株屎肠球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85株),其次为老年病科(44株),呼吸内科(25株)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23.9%和6.2%。结论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结果表明,该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当务之急。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18-2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试剂盒,对临床收集的185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及10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在1852例受检患者标本中检出支原体阳性782例,总阳性率为42.2%。其中解脲脲原体(Uu)单一感染617例,占78.9%;人型支原体(Mh)单一感染28例,占3.6%;Uu和Mh混合感染137例,占17.5%。21~30岁年龄段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2.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阳性者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5.7%、92.9%、92.8%和91.6%,而耐药率在70.0%以上的有大观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结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应首选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等敏感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大观霉素、阿奇霉素等耐药性高的药物。临床上对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支原体属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支原体属感染的抗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22-2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对2012年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21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86株,占32.3%,革兰阴性菌1441株,占67.7%。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不动杆菌属、卡他莫拉菌、肠球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别占15.3%、13.2%、11.0%、10.0%、9.0%、7.0%、5.8%、4.1%、3.4%和2.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50.3%(164/326)和31.6%(74/234),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8.8%(60/12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18.8%(36/192)和10.9%(21/192)。金葡菌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分别占64.0%(180/281)和72.4%(42/58)。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5.4%(8/148)。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9.9%(21/212)和99.7%(85/87)。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对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29-3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性血流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血液培养的15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n=78)和阴性者(n=76);血培养采血当日测定CRP和PCT结果,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血培养阳性组按革兰阳性菌(n=17)与阴性菌(n=61)再次分组,并对两小组患者的CRP和PC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培养阳性组CRP[中位数124(11~217)mg/L]显著高于阴性组[中位数62.3(7.39~200)mg/L,Z=-5.394,P<0.01];阳性组PCT[中位数6.59(0.21~100)μg/L]亦显著高于阴性组[中位数0.44(0.07~60.34)μg/L,Z=-8.896,P<0.01]。革兰阳性菌组CRP[中位数119(34.8~217)mg/L]与革兰阴性菌组[中位数126(11~205)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革兰阴性菌组PCT[中位数6.99(1.55~100)μg/L]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中位数2.04(0.21~46.69)μg/L,Z=-2.663,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监测CRP和PCT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相比,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PCT值更高。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32-3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CA-MRSA)肺炎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情况与克隆之间的关系。方法2006—2012年收集85株CA-MRSA分离株和50株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16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用脉冲场凝胶电脉(PFGE)和Southern印迹杂交定位莫匹罗星耐药基因mupA。结果CA-MRSA和HA-MRSA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CA-MRSA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HAMRSA(分别为36.5%和60.0%,P<0.01;34.1%和54.0%,P<0.05;8.2%和48.0%,P<0.01),对头孢呋辛、氯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于HA-MRSA(100%和72.0%,P<0.01;22.3%和2.0%,P<0.01;87.0%和72.0%,P<0.05)。CAMRSA多重耐药率明显低于HA-MRSA。CA-MRSA多重耐药表型呈多样化,4种克隆(ST59、ST88、ST965和ST45)的多重耐药率高于50.0%。CA-MRSA中,1株对夫西地酸耐药,5株对莫匹罗星耐药,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基因mupA位于23~54.2kb的质粒上。结论儿童CA-MRSA分离株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多重耐药率和耐药谱与菌株克隆有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38-4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江苏盛泽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KPC和NDM-1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纸片协同试验和AmpC酶三维试验检测29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产酶情况;用PCR方法检测KPC及NDM-1两种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29株分离菌中,26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7株亚胺培南-EDT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7株AmpC酶三维试验阳性,16株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未扩增出NDM-1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论该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42-4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鲍曼不动杆菌(CDSAB)和碳青霉烯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该类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15种抗菌药物对2002—2009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56株CDSAB(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MIC=1~4mg/L)和178株CNSAB(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MIC≥8mg/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多黏菌素B对CDSAB和CNSAB体外抗菌活性最高,细菌对其均100%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1mg/L,其次为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约80%CDSAB对二者敏感或中介,MIC50/MIC90分别为4/8mg/L和8/16mg/L;约95%CNSAB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或中介,MIC50/MIC90分别为4/4mg/L和4/8mg/L。结论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47-5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共收集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2002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居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79株(18.9%)、鲍曼不动杆菌256株(12.8%)、肺炎克雷伯菌243株(12.1%)、铜绿假单胞菌192株(9.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84株(9.2%)、金葡菌170株(8.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4%,革兰阳性菌占28.6%。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和CNS(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7.6%和72.8%。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高度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0.4%和38.0%,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21.2%,54/255)和大肠埃希菌(0.8%,3/37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4.0%和94.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9.9%和42.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5.5%和24.6%,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4.8%。结论该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强趋势,已发现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54-5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果4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ADC、OXA-23和OXA-51的阳性率分别为91.5%(43株)、93.6%(44株)、93.6%(44株)和95.7%(45株)。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可能与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58-6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方法收集该院2008至2012年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呼吸道标本主要来源于ICU、神经科和呼吸科;5年内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细菌逐年升高,铜绿假单胞菌略有降低。近3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增多。革兰阴性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保持在90.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保持90.0%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不动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抗菌活性逐年下降;细菌对头孢菌素类的敏感性普遍降低,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率<20.0%,对氨曲南的敏感率更低;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有所恢复。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下降值得重视,应加强对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和防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63-6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特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E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MIC。参照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2年共收集到非重复临床分离菌44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81株(71.4%),革兰阳性菌1273株(28.6%)。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占28.5%,其次为血液(26.7%)和脓液(包括伤口分泌物,20.3%)。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1%)、鲍曼不动杆菌(12.4%)、铜绿假单胞菌(11.8%)、肺炎克雷伯菌(10.3%)和金葡菌(8.8%)。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29.2%和79.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占14.2%,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检出2株屎肠球菌和4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8.0%、40.4%和34.0%,ESBLs阳性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2%。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0%。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耐药现象严重,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增高较快,应引起重视。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69-7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由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带来的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甚至对包括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在内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1-2],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对多重耐药菌的广泛关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77-8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增多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技术和导管技术等医疗技术的开展,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特别是曲霉属和念珠菌属引起的感染,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不足30%和70%[1]。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主要对曲霉有杀菌作用,对念珠菌属也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包括对氟康唑耐药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
  • 信息交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82-8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部真菌病指除表皮、毛发、甲床以外,真菌侵犯内脏、皮下组织和黏膜所致的感染,其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常见的病原真菌有念珠菌、曲霉、隐球菌等。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及免疫抑制剂人群的增多,真菌感染不断增多,已成为应用免疫抑制患者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最新统计,每年全球有100万艾滋病患者罹患隐球菌脑膜炎,其中70%在3个月内死亡[1]。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1): 86-8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约2亿人(3%)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并且每年约有300万新增病例。HCV感染者中约70%将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CHC)。若无有效治疗,其中约25%将在25年内发展成肝硬化,每年仅因肝硬化导致的病死率可达3%。由于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新型抗HCV药物,尤其是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直接抗丙型肝炎药物主要分3类: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和NS5A蛋白抑制剂。其中/蛋白酶抑制剂特拉泼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