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5-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177-18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2007—2012年住院念珠菌血症患者88例,描述其念珠菌菌种分布、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等,并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念珠菌中白念珠菌40株,占45.5%;热带念珠菌20株,占22.7%;近平滑念珠菌17株,占19.3%;光滑念珠菌10株,占11.4%;克柔念珠菌1株,占1.1%。常见基础疾病包括实体肿瘤、糖尿病、手术史等。出院时好转60例,占68.2%,死亡或病情恶化28例,其中归因病死率18.2%。预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死率增高独立相关的因素为留置深静脉导管OR:6.322,95%CI:1.055-37.891,P=0.044),而接受合理抗真菌治疗者病死率较低OR:0.137,95%CI:0.039-0.480,P=0.002)。结论6年问该院念珠菌血症病原菌种构成比变化不大。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182-18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的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菌株的SCCmec基因分型,并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纳入26株耐药谱相同的MRSA菌株,采用多重PCR检测SCCmec的分型;应用Rep-PCR法采用DiversiLb系统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26株MRSA的SCmec多数为Ⅲ型,占84.6%,另检出Ⅱ型2株、Ⅳ型1株,1株未能分型;未发现I型SCCmec。DiversiLab分析结果显示MRSA可分为10组,同源性介于40%~100%。其中SCCmee-Ⅱ亚型2株完全相同。SCCmec-Ⅲ亚型subtype1型相似性在90%以上;subtype3型4株为同一组、MRSA相似性在95%以上;subtype2型可分为5组,相似性在90%以上。结论医院感染多重耐药的MRSA多数以SCCmec-Ⅲ型为主,医院内存在一定流行,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感染控制部门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186-18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襄阳市中心医院分离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检测其主要毒力基因。方法利用MicroScanWalkAway40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玻片凝集法确定其血清型别,应用PCR及测序技术分析其16SrRNA基因;PCR检测其6个毒力基因。结果经鉴定,该株疑似霍乱菌株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经16SrRNA分析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霍乱弧菌相似性达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均敏感,毒力基因检测rtxC和toxR阳性,tcpAET、ctxA、hlyA、tcpACL阴性。结论该株疑似霍乱弧菌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致病与rtxC、toxR毒力基因有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190-19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菌种分布特点、临床特征、抗菌治疗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74例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入选,其中73例为医院感染,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原发性血流感染占51.4%(38/74);继发性血流感染占48.6%(36/74),继发于肺部感染最常见,占23.0%(17/74)。基础疾病以实体肿瘤最多见,占24.3%(18/74),糖皮质激素应用、深静脉导管留置、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发生血流感染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前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APACHEⅡ评分升高。74例血流感染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65例,洛菲不动杆菌7例,琼氏不动杆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混合感染者1例;全因病死率为27.0%(20/74)。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20.0%(15/7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0.0%~42.7%。患者预后与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相关。对碳青霉烯类和含舒巴坦制剂不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6.9%(15/32)和40.0%(12/30),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的11.9%(5/42)和18.2%(8/44)。32例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感染的患者中,20例接受了含舒巴坦制剂的抗菌药物,病死率为20.0%(4/20),明显低于未使用含舒巴坦制剂药物患者的66.7%(8/,12)。结论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绝大多数为医院感染,多发生于术后及重症患者。不动杆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和含舒巴坦制剂不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应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196-19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使用结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4093例患者的血清结核抗体,其中结核病441例,非结核病3652例。采用结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ESAT-6、CFP10、LAM、38KD和16KD5种成分,分析其结果。结果441例结核患者中297例结核抗体阳性,3652例非结核患者中,647例阳性,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67.35%,特异度为82.28%。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是诊断结核病的较有效方法,具有特异性好、快速方便等优点,对快速诊断结核病起辅助作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199-20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常见致病真菌菌种及治疗结果,为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7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眼内炎患者(27眼)临床资料、致病因素、标本涂片的显微镜检和培养结果以及治疗过程和疗效。结果27例眼内炎患者中外源性感染21例(77.8%),其中20例是眼部穿通伤所致,1例白内障术后感染;内源性感染6例(22.2%),3例近期使用大剂量激素,1例流产术后,1例继发于骨盆骨折,1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27例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涂片显微镜查菌丝,阳性率为63.0%(17/27)。27例患者共培养出8个菌属12个菌种,主要病原菌属为曲霉属11例(40.7%)、镰刀属8例(29.6%)和念珠菌属3例(11.1%)。曲霉属主要是黄曲霉6例(22.2%)和烟曲霉5例(18.5%);镰刀属主要为串珠镰刀4例(14.8%)和尖孢镰刀3例(11.1%)。25例患者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以及穿透角膜移植等一种或多种治疗措施,22例保留住眼球,3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行眼内容剜除术;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直接行眼内容剜除术。结论真菌性眼内炎主要是外源性眼内炎。眼穿通伤是外源性眼内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曲霉和镰刀霉是主要病原菌。大量使用激素是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标本涂片查找菌丝和真菌培养是诊断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04-20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建立仓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动物模型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方法以克林霉素皮下注射为诱导(术前1d),24h后以临床分离株KH1(10~6~10~8CFU/mL,核糖体型027)或SH9(10~8~10~(10)CFU/mL,核糖体型001)灌胃。观察不同建模方式下仓鼠的全身情况、腹泻和体重变化。至观察终点(第7天或死亡)行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克林霉素100mg/kg皮下注射,24h后分别以艰难梭菌KH1或SH9活菌混悬液灌胃后,KH110~8CFU/mL剂量组仓鼠全部出现腹泻,至第5天全部死亡;SH910~(10)CFU/mL剂量组亦全部发生腹泻,死亡率为66.7%。其他实验组仅1只仓鼠出现腹泻死亡或无腹泻。腹泻仓鼠有稀便及湿尾现象,体重减轻,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以100mg/kg克林霉素皮下注射,24h后10~8~10~(10)CFU/mL艰难梭菌活菌混悬液灌胃,可建立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模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10-21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及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恶唑烷酮类新药MRX-I药物浓度。方法UPLC-MS/MS液相条件为色谱柱WatersACQUITYUPLCBEHC8;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v/v)。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内标为利奈唑胺,以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清除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杂质。方法学验证包括基质效应、绝对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及MRX-I在人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放置稳定性。结果UPLC-MS/MS法检测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中的线性范围均为(0.00500~1.00)mg/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500mg/L。MRX-I与内标在血浆和尿液中的保留时间小于1.5min。本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90.4%±8.2%和82.7%±7.9%;血浆和尿液中MRX-I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12.8%±13.4%和105.6%±13.4%。MRX-I血浆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8.9%~105.0%和96.5%~102.6%;尿液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2.7%~98.6%和95.1%~105.7%。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样本室温放置24h、预处理后自动进样器放置48h、-40℃冰箱冻融3次、-40℃冰箱分别放置8个月和6个月仍然保持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检测人血浆及尿液中MRX-I浓度方法的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其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16-21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H7N9流感患者的血气分析特点,了解新发疾病的特点及转归,以便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采用雷度(Radiometer)ADL80血气分析仪对15例H7N9流感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好转患者与死亡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3岁,12例好转患者中9例的氧分压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19-22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腹水乳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诊断失代偿性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价值。方法以2011年5月—2011年12月住院诊断的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后腹水,检测腹水中的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和腹水培养。测定腹水中的乳铁蛋白和CRP。结果66例患者共收集117份腹水标本。26例患者PMN≥250×10~6/L为SBP组,其中11例患者体温波动于37.3~38.0℃,11例患者外周血WBC>10×10~9/L,12例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大于0.75,仅8例患者腹水培养阳性。另12例为疑似SBP,其余28例符合非SBP诊断。治疗前SBP组和非SBP组乳铁蛋白含量分别为(768.46±611.70)ng/mL和(98.28±56.81)ng/mL。CRP为(9.397±3.737)mg/L和(1.786±0.520)mg/L。经过积极抗感染和支持治疗,SBP组乳铁蛋白和CRF明显下降,分别平均为657.05ng/mL、8.130mg/L。乳铁蛋白诊断SBP的临床参考值为233ng/mL,其诊断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97.5%。CRP的临床参考值为4.39mg/L,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2.5%。联合乳铁蛋白和CRP诊断SBP,灵敏度为99.70%、特异度为90.18%。结论腹水乳铁蛋白和CRP检测用于诊断SBP特异度和灵敏度高,对SBP的诊断具参考价值。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24-22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经VITEK-2(C0mpact细菌鉴定仪检测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IC值,PCR扩增DNA促旋酶基因gyrA和gyrB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Ⅳ的parC和parE基因,实时-RT-PCR分析细菌外排系统表达情况。结果琼脂稀释法检测结果与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仪检测结果相符。PCR扩增测序发现以DNA促旋酶基因gyrA(在位点941处插入碱基C)和gyrB(3株在位点1588处缺失碱基A,其他菌株在位点1543处插入碱基T)基因缺失或者插入导致移码突变为主,parE基因有3株在位点1895处插入碱基C。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以mexA和mexC表达增加为主。结论检出的耐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铜绿假单胞菌是由于DNA促旋酶基因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和mexAB-OprM和mexCD-OprJ表达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29-23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加强对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治率。方法分析200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甄氏外瓶霉所致的肺部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原学资料,结合1995年1月至2013年8月国内报道的23例有完整资料的暗色丝孢霉病病例进行复习。结果24例暗色丝孢霉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76岁,平均(40.0±21.8)岁。既往体健者17例,有基础疾病者7例。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18例,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2例,鼻窦和睑结膜感染各1例。单纯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的5例中,皮肤脓液1例,肺组织2例,脑脊液2例;单纯病理学阳性1例;组织培养和组织病理同时阳性18例。24株暗色丝孢霉中进行了鉴定分型的有22株,以甄氏外瓶霉为主(7株)。2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18例,抗真菌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局部病灶4例,抗真菌治疗联合XD-635AB光动力激光治疗1例。其中单用伊曲康唑1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结论该系列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史,临床表现以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为主,皮损多分布于四肢、面部和胸腹部。最常见者由甄氏外瓶霉引起,其次为疣状瓶霉和棘状外瓶霉。伊曲康唑对大多数病例有效:对于难治性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35-23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儿童腹泻的肠道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08—2013年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肠道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5年期间共收集到肠道病原菌545株,其中沙门菌属为67.2%,其次为志贺菌属20.7%,金葡菌4.6%,空肠弯曲菌3.7%,气单胞菌属2.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0.9%。患儿以男性稍多(56.3%),婴幼儿期(2岁以下)患儿占72.7%;夏、秋季为好发季节(72.9%)。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高于沙门菌属(P<0.05);福氏志贺菌对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宋内志贺菌(P<0.001)。68.3%的志贺菌属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明显高于沙门菌的44.7%(P<0.001)。结论该院儿童腹泻的肠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以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为主,具有性别、年龄、季节与地区分布的流行特征,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不同菌属、菌种之间差异较大,应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为控制儿童腹泻提供参考。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40-24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血清中IL-17、Dectin-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收集23例确诊及临床诊断为IPA的非粒细胞缺乏患者(IPA组)、31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患者(肺炎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资料,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7含量;同时检测IPA组及对照组血清Dectin-1含量,并测定IPA组患者血清G试验、GM试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RP的水平,随访患者预后,分析血清IL-17与其相关性。结果IPA组患者血清IL-17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A组血清Dectin-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PA组血清IL-17与Dectin-1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IPA组血清IL-17、Dectin-1水平与G试验、GM试验、白细胞、CRP及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非粒细胞缺乏宿主曲霉感染时刺激Dectin-1产生,激活Th17细胞免疫反应,且两者间存在相关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45-24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分析痰标本中金葡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276株金葡菌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药敏试验结果按CLS1标准判断。结果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检出率为79.0%(218/276);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主要分布为神经内科76株(27.5%)、ICU70株(25.4%)、神经外科50)株(18.1%)、呼吸内科25株(9.1%)。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0.5%;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低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MRSA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结论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47-24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资料患者女,88岁,既往体健。因便血6h于2013年5月5日入天津市人民医院外科。在输血、扩容、抑酸药、止血药等治疗的同时,为寻找出血病因,先后行胃镜、肠镜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选择性腹腔血管造影(肠系膜上下动脉、腹腔干动脉),仍未发现出血部位。此后因腹痛,经检查符合急性腹膜炎,同时,腹部CT显示右下腹盲肠-升结肠部占位性病变,于5月8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腹腔内未见占位病变,只见左髂窝腹膜外血肿,遂行血肿清除术,于盆腔及腹膜外血肿处分别放置引流管。至此(入院后第3天),便血停止。术后1周开始发热,经多种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因心力衰竭于5月22日转1CU诊治。患者入ICU前,多次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SCr)均在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49-25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nterococciareimportantcausesofcommunityand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andareassociatedwithhospitaloutbreaksamongstvulnerableandcompromisedpatients.Theseorganismshaverelativelylowvirulencebutareinherentlyantibioticresistant.Theyreadilyacquireadditionalmultipleresistances,includingresistancetotheglycopeptidesvancomycinandteicoplanin.Suchresistanceseverelylimitsantibioticchoiceandleadstopoorclinicaloutcomes.Newantibioticsarebecomingavailableforthetreatmentofglycopeptideresistantenterococci,butthereislimiteddataontheirclinicaleffectivenessandthechoiceoftherapyremainsproblematic.Inaddition,glycopeptideresistancecantransferfromenterococcitothemuchmorevirulent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althoughthishassofaroccurredinfrequently.Inordertolimittheemergenceandspreadofglycopeptide-resistantenterococciandglycopeptideresistantMRSA,itisessentialforhospitalstoimplementappropriateandeffectivesystemsofinfectioncontrolandantimicrobialstewardship.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57-26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h1、Th2细胞是经典的辅助T细胞,分别以分泌INF-γ、IL-4为特征。Th17细胞是近期发现的辅助T细胞,以分泌IL-17为特征,能诱导多种炎性反应及髓系细胞、上皮细胞等抗微生物应答。Th17细胞分化是当前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结果证实,Th17细胞应答能驱动保护性的抗真菌免疫反应~([1]),但其介导的炎性效应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是研究Th17细胞免疫的重要领域。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C-typelectinreceptors,CLRs)介导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62-2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新药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及早发现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合理评估药物的研发前景对药物研发十分重要。其中药物引发的心电图QT间期延长,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潜在危险性大,心电复极化延长可潜在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pointesventricularheartbeattachycardia,TdP)。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心律失常,易致猝死~([1])。国内外对此问题已达成基本共识,
  • 信息交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66-26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欧洲抗生素耐药监测系统(EuropeanAntimicrobialResistaneeSurveillanceSystem,EARSS)的24个参与国,MRSA比率仍超过10%;其中11个国家超过25%。而且,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MRSA感染患者预后较MSSA感染患者差。严重医院MRSA感染,如菌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死率和并发症风险尤其高。对于这类感染的最佳治疗仍然是一项挑战。该文基于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s,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3): 269-27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4.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1年5月,2种HCVNS3蛋白酶抑制剂口服药——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oceprevir)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此后,HCV-1型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方案改变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加入特拉泼维或博赛泼维的三联治疗方案。但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仍是非1型CH-C的标准治疗方案。一、pegIFNaIFNa是最先用于治疗CHC的药物之一,相比之下,pegIFNa在药动学、患者依从性和总体疗效方面都更好。pegIFNa有2种剂型:pegIFNα-2a和pegIFNα-2b。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者的药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该临床试验评价了3种治疗方案对HCV-1型CHC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