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7年, 第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1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15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上海市44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27所三级医院(其中含3所儿童医院)和17所二级医院。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107853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31585株,占29.3%;革兰阴性菌76268株,占70.7%。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的46.9%和74.2%。MRSA、MRCNS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3.6%、70.3%和44.3%、75.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1021株肺炎链球菌儿童非脑膜炎分离株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PRSP)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7.8%、13.3%和8.9%。232株成人分离株PSSP、PISP和PRSP分别为88.4%、5.2%和6.4%。检出51株屎肠球菌和3株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根据PCR测序,多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为vanA基因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7.0%、32.3%和41.5%。上述ESBL菌株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58.0%、29.0%、45.5%和56.5%、33.9%、40.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7.4%和7.7%。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中有少数菌株为广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耐药株的广泛传播。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4-1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病原菌的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及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的38例患者作为感染组,未发生溃疡感染的82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影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38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革兰阳性菌22株,占51.2%;革兰阴性菌18株,占41.9%;真菌3株,占7.0%。位居前3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均为7株,各占1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合并视网膜病变、溃疡数目>2个、合并骨髓炎以及合并肾病等与感染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以及溃疡数目、骨髓炎是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因此临床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以降低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感染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9-2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曲霉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9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例曲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及咯血。4例患者均有易感因素。CT表现为气管壁增厚狭窄、管腔阻塞或可无明显异常。支气管镜下表现为黏膜糜烂、坏死、气管狭窄,以及假膜阻塞气道等。均经抗曲霉治疗,2例气道狭窄者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本组4例患者1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曲霉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抗曲霉药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24-2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sAg低水平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序贯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疗效,并探讨HBsAg消失的相关因素。方法长期接受NA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HBV-DNA<1000拷贝/mL,持续时间>12个月),且HBsAg低水平(HBsAg≤2000U/mL)的HBeAg阴性CHB患者,转为IFNα治疗48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周时血清HBV-DNA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和血常规,停药后随访24周。以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HBsAg<0.001),其预测HBsAg消失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95%CI:0.686~0.935,P<0.001)。结论经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sAg低水平的HBeAg阴性CHB患者,序贯IFNα治疗可获得较高HBsAg消失率;HBeAg阴转史及治疗早期HBsAg变化情况可用于预测及指导治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29-3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的一致性,评价新型的基于银盐扩增技术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月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体温>37.5℃,且具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同时采集双份鼻拭子标本。采用IMMUNOAGCartridgeFluAB试剂盒(简称AG1法)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简称CV法)同时检测,并作PCR检测以确证。结果共检测患者91例,AG1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3例;CV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其中弱阳性3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0例,其中弱阳性4例;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8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60例。AG1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8.3%,特异度100%。CV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3.3%,特异度100%。AG1法与CV法两种抗原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阳性符合率100%,乙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符合率94.3%。结论两种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AG1检测法可以减少针对弱阳性标本的人为判读误差,可应用于流感早期诊断。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33-3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spo0A基因对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生长和芽孢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ClosTron敲除技术构建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C25的spo0A基因突变株,分光光度计检测菌液浓度并绘制生长曲线,孔雀绿染色法计数芽孢和营养细胞。结果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C25的spo0A基因敲除突变株和敲除前亲代株的48h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但突变株不再产生芽孢。结论spo0A基因是艰难梭菌芽孢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但并非其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基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37-4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滁州市儿童医院2014年常见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类临床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2014年共分离细菌3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3株,占37.4%;革兰阴性菌239株,占62.6%。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8.8%)、肺炎克雷伯菌(1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1%)、肺炎链球菌(9.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2%)。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8.6%和76.0%。葡萄球菌属中未见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全部敏感。未检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28.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18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检出率为1.6%。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13.3%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7%外,对其余所测抗菌药物全部敏感。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最高,仅检出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4.3%。结论2014年该院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率较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料细菌的出现,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耐药性监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42-4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MicroScanWalkAway96Plus(MSW)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鉴定与预警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同时用PCR法和MSW系统检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验室保存的81株CRE。以纸片扩散法和PCR法为金标准,比较该分析仪器对CRE菌株鉴定及预测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的可靠性。结果MSW判定CRE的符合率为69.1%(56/81)。PCR检测有48株细菌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仪器法检测这些菌株时,高级专家系统(AES)预测产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42.4%,阳性预测值为70.3%,阴性预测值为82.4%,准确度为72.8%。结论MSW系统对CRE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46-5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10—2014年上海市各区县医院139株福氏志贺菌的耐药性,探讨福氏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环丙沙星E试验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采用PCR法检测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拓扑异构酶ⅣC亚单位(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同时对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qnrB、qnrS和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变异基因aac(6')-Ib-cr进行筛选。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萘啶酸的耐药率都达到了90%以上,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到了40.3%,同时有30.2%菌株对头孢吡肟产生了耐药。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98.6%和97.8%。gyrA基因存在Ser83、Asp87和His2113个位点的突变,parC基因只检测到Ser801个位点的突变;共检测到9株qnrS和6株aac(6')-Ib-cr喹诺酮耐药质粒。结论上海地区福氏志贺菌耐药情况严重。QRDR相关基因突变率高,Asp87的突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起着主导作用,而耐药质粒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52-5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arbapeneminactivationmethod,CIM)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能力。方法收集121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CIM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所含碳青霉烯酶,应用PCR方法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12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68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其中65株菌PCR显示携带OXA-23基因,66株菌CIM试验为阳性。5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其中49株菌OXA-23阴性,52株菌CIM试验全为阴性。1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美罗培南敏感,CIM试验阴性,OXA-23阳性。CIM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2%和98.1%。结论与PCR方法相比较CIM试验操作简便,成本小,结果易读,易于在实验室开展。应用CIM试验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56-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18株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mm的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la_(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型别;通过质粒转移接合试验了解耐药基因是否可以通过质粒进行水平传播;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8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中6株扩增到bla_(NDM)基因,其中4株为bla_(NDM-1),2株为bla_(NDM-5)。6株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中3株成功进行转移接合试验,MLST发现6株产酶菌株共分为5个ST型(ST5018,ST354,ST405,ST2967,ST156),与PFGE结果中5种不同的DNA谱型(A~E)相对应,其中2株菌株同为ST5018型且为PFGE-DNA谱型中A型的不同亚型(A1,A2)。结论本研究检出产NDM酶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bla_(NDM)阳性病例多为散发,但由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在bla_(NDM)的播散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上海地区首次检出NDM-5型碳青霉烯酶,应引起重视。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61-7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09—2015年儿科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所有标本初次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100微生物分析仪检测,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的标准进行检测和结果报告。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细菌26630株,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占25.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50.2%。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平均检出率分别是各自菌种的20.6%和87.8%,MRSA检出率由2009年11.1%上升到2015年的29.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呈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3%,未检出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71.4%~78.1%;肺炎克雷伯菌为65.1%~76.9%。自2010年开始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至2014年上升到7%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已超过20%。2009—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上升到27.7%和25.7%,鲍曼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均升到59.9%。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46.3%。结论监测期间,儿科分离多重耐药菌株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均呈现增多趋势,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加强儿科临床耐药监测和及时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措施。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71-7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VITEK2-CompactGN13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及高级专家系统(AES)修正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157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VITEK2-CompactGN13法及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方法测定该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分别评估纸片扩散法、VITEK2-CompactGN13与参考方法的分类一致率(CA%)。对经AES修正药敏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等表型确证试验及PCR、测序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AES中提示的耐药机制进行验证,评估AES修正GN13测定肠杆菌科细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57株菌中64株经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为耐药株,8株为中介;纸片扩散法检测52株为耐药株,10株为中介;VITEK2-CompactGN13检测54株为耐药株,13株为中介,而经AES修正后70株为耐药株,3株为中介。纸片扩散法和VITEK2-CompactGN13与参考方法的一致率均>90%;但在使用VITEK2-CompactGN13与纸片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时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大错误(ME,3.8%)和极大错误(VME,0.6%)。AES对16株菌株进行了亚胺培南药敏修正,虽然消除了0.6%的VME,但却增加1.3%的ME和1.9%的小错误(MIE)出现。表型验证显示75.0%(12/16)表现为产ESBL联合产碳青霉烯酶,与AES推测相符,PCR及测序显示62.5%(10/16)为IMP-4/KPC-2/NDM-1联合产ESBL。结论无论采用VITEK2-CompactGN13还是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体外药敏的测定均较可靠,但都应注意可能出现ME及VME,使用AES修正虽可避免VME的出现,但会增加ME和MIE的出现,这或与碳青霉烯酶表达降低有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77-8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所有年龄≥65岁且确诊为BSI住院患者的临床及血培养资料。结果107例患者中分离病原菌107株(剔除重复菌株)。其中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占57.9%(62/107),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占42.1%(45/107);社区获得性BSI分离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7.7%,医院获得性BSI中革兰阳性菌占55.5%。老年男性继发于呼吸系统感染者多于老年女性(P<0.001),老年女性继发于泌尿系统感染者多于老年男性(P<0.001)。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9株,占55.1%,革兰阳性菌45株,占42.1%,真菌3株,占2.8%。检出率居前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6%)、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0.3%)、肺炎克雷伯菌(6.5%)、肠球菌属(6.5%)、不动杆菌属(4.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占51.5%和28.6%;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10%以下,对碳青霉烯类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仅对替加环素尚无耐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14.3%~28.6%。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各自菌种的36.4%和72.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结论老年患者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应重视性别、原发感染部位等因素对老年患者BSI的影响。
  • 译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82-9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XDR-GNB),是指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均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XDR-GNB常见于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近年来,中国XDR-GNB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XDR-GNB感染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一大威胁。我国有关感染的临床、微生物学及临床药理学专家们就XDR-GNB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临床诊疗和医院感染控制等问题深入讨论,形成此共识。其中细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结果判定标准遵循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或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的指南。研究提示长疗程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引发XDR-GNB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和实验室数据,共识提供治疗各种XDRGNB感染的联合用药推荐方案,其中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磷霉素等。同时建议实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接触隔离、主动筛查、环境消毒、去定植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等遏制XDRGNB感染的传播。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93-9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收集并分析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中5种重要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05—2014年,每年的临床分离菌数量为22774~8457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菌株检出率为51.7%~55.8%。在上述时期内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有所下降。肺炎克雷伯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由2.4%上升至13.4%。铜绿假单胞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所有受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所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由31.0%逐步上升至66.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由2005年的69%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44.6%。结论国内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高。上述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00-10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发现卵巢恶性肿瘤3个月,需要继续治疗"于2015年8月5日入院。入院后明确诊断为:双侧卵巢内生性及外生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ⅢB期术后。于8月7日给予紫杉醇、卡铂和白介素-Ⅱ进行全身静脉联合化疗。患者于8月12日晚因吃完外卖的馄饨后开始恶心、呕吐,腹泻伴有腹痛,全身无力。体格检查:体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02-10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体重24kg,体表面积0.94m~2。因左耳疼痛11d,发热9d就诊。2014年7月24日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8月4日予盐酸伊达比星、阿糖胞苷化疗,9月3日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化疗后骨髓达到完全缓解。10月11日查白细胞0.5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0×10~9/L,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04-10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土壤放线菌产生的一种抗菌药物,为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其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杀菌作用强、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明显。由于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明显,毒性低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的研发及广泛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10-11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慢性疾病的长期静脉营养、血液透析及肿瘤化疗等临床治疗。在儿童恶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和恶性肿瘤)中应用不仅能保证化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的顺利进行,且大大降低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然而,随之而来日益增多的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堵塞等,其中最常见的是CVC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14-11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7.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前言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美国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每年约有1400万例,而全球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每年约有13亿例次~([1])。非伤寒沙门菌不仅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也是造成非洲地区侵袭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原因。据统计,非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非伤寒沙门菌的年发病率为0.175%~0.388%~([2])。由
  • 信息交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我国和以往许多国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格局,是一个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对DAA类药物对CHC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丙型病毒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 12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多重耐药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临床医师被迫放弃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而重新使用多黏菌素类,包括黏菌素(黏菌素甲磺酸钠,CMS)和多黏菌素B(PB)。尽管半个世纪前多黏菌素类药物就已问世,但我们对两者的药动学特点、安全性、最佳剂量、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