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 侯欣, 肖盟, 康梅, 陈淑兰, 李若瑜, 罗燕萍, 孙自镛, 廖康, 冯羡菊, 胡志东, 潘玉红, 褚云卓, 梅亚宁, 刘文恩, 杨青, 苏丹虹, 邹桂玲, 俞云松, 刘丽文, 胡辛兰, 周铁丽, 张嵘, 喻华, 邵海枫, 倪语星, 王勇, 宋秀兰, 侯铁英, 吕火祥, 徐修礼, 张智洁, 贾伟, 李克诚, 马玲, 李国雄, 邓林强, 孟灵, 宋卫青, 徐元宏, 王晶, 许小敏, 张琼, 章强强, 杨滨, 雷金娥, 徐英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62所监测中心重症监护室(ICU)侵袭性酵母的现状,了解我国侵袭性酵母分布的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各所监测中心初步鉴定的菌株,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分子测序技术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再进行唑类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2010-2014年,62所监测中心ICU共检出侵袭性酵母2 863株,其中以念珠菌属最多,计2 771株。标本类型包括血液标本(50.8%,1 453/2 863),无菌体液标本(49.2%,1 410/2 863); 其中,50.7%(1 404/2 771)的念珠菌属分离自血液标本。5年间,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十分敏感,敏感率>99.0%; 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均从12.2%升至23.1%(P<0.01); 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也显著升高,从14.7%升至27.7%(P <0.01)。非念珠菌属中,新型隐球菌复合体对伏立康唑全部敏感,从2013年开始出现对氟康唑耐药菌; 其他酵母对两种唑类药物耐药率整体较高,分别为43.6%和32.7%。菌株复核鉴定的正确率为86.2%(2 467/2 863)。结论 ICU中侵袭性酵母分离株中以念珠菌属为主,主要分离自血液,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其抗菌作用非常显著; 而非白念珠菌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及交叉耐药的出现,临床需要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