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0
  

  • 全选
    |
    论著
  • 王丹, 张娜, 邵静波, 王妍捷, 薛晓燕, 蒋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血流感染(CRBSI)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发生率及预防反复CRBSI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血液科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植入的血液肿瘤患儿的基本信息,回顾性分析CRBSI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等数据,探索其危险因素。结果 共486例置管患儿被纳入研究,其中49例患儿共发生73例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6/1 000导管日,CRBSI事件发生于严重粒细胞缺乏状态(ANC<0.2×1012/L)和夏季多见(57.5%和46.6%);不同原发疾病(P<0.001)、带管日(P=0.034)及留置导管种类(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例患儿出现反复CRBSI (≥2次),PORT植入患儿发生率明显高于PICC(P<0.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导管感染的带管日为356 d(特异度92.9%,灵敏度36.7%)。病原菌培养显示49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73株,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主(36株,49.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株,17.8%)、大肠埃希菌(4株,5.5%)、缓症链球菌(4株,5.5%)、溶血链球菌(4株,5.5%)。药敏试验未显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ESBL-E) 10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 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各类抗假单胞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未检测到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儿童CRBSI的发生与所患血液肿瘤疾病种类、严重粒细胞缺乏和季节有关;长时间留置导管导致CRBSI发生风险增加;导管置入类型是CRBSI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带管日达356 d时对预测CRBSI发生有一定意义。儿童血液肿瘤患者CR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 许雨乔, 宋为娟, 夏文颖, 倪芳, 陆燕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8-1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为控制和预防MRSA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血液培养MRSA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MRSA血流感染患者以男性、老年为主,生存99例,死亡43例,死亡率为30.3%。死亡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值显著高于生存组,1.08 μg/L为诊断界值。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均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值对预测MRSA血流感染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刘菁, 王宇, 汤艳芬, 刘刚, 李建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3-1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在肺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128例住院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重症肺炎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78)和重症组(n=50),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IL-6、PCT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IL-6、PCT、FEV1、FVC、PEF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6、PCT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重症组血清IL-6、PC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FEV1、FVC、PEF水平均明显低于轻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IL-6、PCT与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随着肺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IL-6、PCT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两者均与肺功能指标具有紧密的关系。
  • 钱彦蕾, 袁帅, 李小霞, 徐晟伟, 王旭, 夏秀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7-2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比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合并与不合并结核病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明确结核病是否会加重COVID-19患者病情和延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月青岛市明确诊断为COVID-19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变量。按COVID-19患者是否合并结核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核酸转阴时间等临床变量,分析结核病对COVID-19患者病情和核酸转阴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COVID-19患者42例,其中合并结核病患者共8例。COVID-19患者合并结核病所占比例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高(19.0%对16.7%对14.3%)。所有患者中常见的症状为咳嗽(33.3%)和发热(28.6%),且咳嗽和发热在COVID-19合并结核病组患者中更常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合并结核病组的淋巴细胞计数、辅助T细胞数(CD3、CD4)及CD4/CD8均较COVID-19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者在COVID-19合并结核病组中所占比率(27.5%)明显高于无结核病组(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比无结核病患者明显延长(23.5 d对16.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加重了COVID-19患者病情,延长了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因此,在COVID-19大流行时期应加强对COVID-19患者结核感染的筛查,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 夏晴, 吕梅, 李庆蓉, 和平安, 李江, 杨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23-2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RE)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分离的LRE菌株,根据LRE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分析两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PCR和测序技术等方式检测菌株已知利奈唑胺耐药机制。结果 共检出38株LRE。排除资料不完整病例,共纳入16例医院获得性LRE感染组和64例医院获得性利奈唑胺敏感肠球菌(LSE)感染对照组,17例社区获得性LRE感染组和68例社区获得性LSE感染对照组。医院获得性LRE感染单因素分析表明,气管插管、入住ICU、膀胱冲洗是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气管插管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社区获得性LRE感染单因素分析表明,复数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低蛋白血症、复数菌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LRE耐药机制均主要为携带optrA基因(分别为61.5%和78.9%)。结论 携带optrA基因为LRE主要耐药机制。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LRE感染危险因素分别为气管插管和低蛋白血症、复数菌感染。
  • 肖科, 钟利, 赵东霞, 罗瑜, 曹汴川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30-3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睾丸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睾丸结核病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男性患者,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45岁,27例无基础疾病,4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慢性肾衰竭,1例合并尘肺。临床表现以睾丸/阴囊局部症状为主(32/33,97.0%),单侧睾丸受累31例,双侧睾丸受累2例,其他部位合并的结核主要为附睾28例(84.8%)、肺15例(45.5%)、肾脏13例(39.4%)。辅助检查以睾丸彩超/CT、组织病理学/细胞学、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检查为主。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11例行病变睾丸切除术,10例行病灶清创术。治疗后31例治愈,1例好转,1例抗结核治疗中死于基础疾病。结论 睾丸结核多见于青中年男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联合病理学及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检查是诊断睾丸结核的主要方法,正规抗结核治疗联合适当的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多数较好。
  • 杨勇, 沈章义, 龚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34-3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胆囊切除术在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7月—2019年10月于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89例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例筛选最终获得入组患者96例,根据选择胆囊切除术的时期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n=48)为采用同次住院期间行手术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n=48)为急性胆管炎好转出院1个月后再次入院行手术者。对比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术中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胆道相关事件,实验室指标,患者治疗效果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在肛门排气时间方面,A组平均时间为(21.4±4.3)h,B组平均时间为(18.6±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5±2.2)d,B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9±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指标两组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囊切除术对轻度急性胆管炎治疗有效。在促进排气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上,延迟胆囊切除术较早期胆囊切除术效果更好。
  • 宁俊杰, 陈华友, 张铭鹰, 李胜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39-4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感染茄病镰刀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方法 总结2019年11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播散性镰刀菌败血症的临床诊疗过程。以“播散性镰刀菌感染”为中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建库至今的相关文献;以“disseminated Fusarium infection”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20年1月PubMed、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此例为13岁女性患儿,以皮疹、发热为首发症状,具有典型镰刀菌感染的皮肤特点,经皮肤脱落物活检和血培养明确诊断为播散性镰刀菌感染,通过形态学鉴定为茄病镰刀菌。予以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等治疗后患儿痊愈。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38篇,结合此例报道,共有133例播散性镰刀菌血流感染患者。年龄范围6月龄~75岁,其中男61例,女72例。119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119例有特异性的皮肤损伤;基础疾病主要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113例。治愈51例,死亡82例,死亡率61.7%,其中单药两性霉素B治疗死亡率69.6%(71/102)。结论 播散性镰刀菌感染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逆转免疫抑制,尽快接受正确的抗真菌治疗,推荐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联合抗真菌治疗。
  • 林志强, 刘江福, 朱焱, 陈婷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46-5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拟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 对1例拟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拟诺卡菌”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cardiop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文献报道的拟诺卡菌所致感染的病例,筛选并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报道的1例病例因鱼刺刺伤左手指出现左臂多发性肿物,诊断为拟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经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治疗5个月后基本痊愈。文献检索到7例拟诺卡菌感染患者,包括该院病例共8例,其中皮肤感染4例、播散性感染2例、肺部及鼻感染各1例。4例皮肤感染患者中,3例患者分别被土豆叉、牙签、鱼刺刺伤所致感染。另外4例患者可能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3例皮肤感染患者采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治疗,最终均治愈;其余5例患者治疗方案不一,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 拟诺卡菌可在多种环境中定植,皮肤被刺伤后可致感染。临床诊断需要依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不宜经验性选用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建议将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作为拟诺卡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 王新梅, 钟敏, 蒋玉凤, 肖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51-5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例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以“brucella an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布鲁菌”“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筛选并总结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院59岁女性患者以反复腹泻、发热、多汗为主要表现,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查见噬血细胞,血培养结果为马耳他布鲁菌,经抗布鲁菌治疗后好转,最终诊断为布鲁菌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检索出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7篇。结合该院病例,共18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2.5~73岁,以发热和/或寒战、乏力、消化道症状、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16例为确诊病例,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7例患者同时接受布鲁菌病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9例仅针对原发疾病布鲁菌病进行治疗,2例治疗不详;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16/17)病情好转,1例预后不详。结论 部分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可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通过抗布鲁菌病和/或调节免疫等综合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 陈盈竹, 李元宽, 徐真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56-5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人型支原体导致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此类感染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收治的1例成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后继发人型支原体脑膜炎的诊疗经过,并以“Mycoplasma hominis”和“meningitis”或“encephalitis”或“nervous”或“neuraxitis”或“brain”为关键词,在PubMed检索英文文献,在万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人型支原体”和“脑膜炎”或“神经系统”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纳入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15例。结果 包括本例的16例患者中,11例脑脓肿和5例脑膜炎患者感染部位均有创伤史或手术史,10例 (62.5%) 留置导尿;几乎所有病例都存在诊断滞后(12~36 d,平均20.5 d);药物治疗以莫西沙星和多西环素为主;总预后良好,治愈率较高。结论 人型支原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相对比较困难;治疗上目前较多推荐多西环素或莫西沙星,最佳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有易感因素的人群,需警惕人型支原体在非泌尿生殖部位的致病力。
  • 李书林, 肖郑伟, 郭徽灵, 颜来鹏, 廖艺琳, 王万涛, 张锦平, 李俊杰, 苏凌波, 汤发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60-6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髋关节新型隐球菌感染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关注此病的发生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肝移植术后髋关节新型隐球菌感染病例,并以英文关键词“Cryptococcus”和“joint”或“arthritis”、中文关键词 “隐球菌感染” 和 “关节”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报道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综合分析关节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结果 患者男性,39岁,因“左侧髋部肿痛2个月” 入院,既往因肝硬化在外院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长期口服抗免疫排斥药物及激素治疗。髋关节经穿刺引流液培养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感染,严格抗真菌治疗后好转。文献共检索到9例关节隐球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4~92岁;主要受累部位是膝关节4例,其次是髋关节3例。8例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局部肿痛,1例合并发热;影像学多表现为关节周围溶骨性病变5例,其中2例合并局部软组织肿物形成。经及时手术干预和(或)抗真菌治疗后,7例患者治愈且随访未见复发,1例于出院3个月后不明原因死亡,1例确诊后要求转院失访。结论 关节隐球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极易与肿瘤、结核等疾病相混淆,当临床上怀疑本病时,应尽早行穿刺液或组织病原学检测,以免误诊和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 周银娣, 郭燕, 张琴, 韩仁如, 胡付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65-7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3-氨基苯硼酸(PBA)联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PBA-EDTA法)用于检测肠杆菌目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检测结果。方法 使用PBA-EDTA法测定275株经金标准PCR及DNA测序已明确为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结果的符合率,并与CLSI推荐的mCIM联合eCIM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eCIM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比较。结果 PBA-EDTA法对产KPC酶菌株的符合率为99.2%(118/119),对产金属酶菌株的符合率为100%(109/109),对产KPC+MβL复合酶的符合率为100%(13/13);但不能检出34株D组OXA酶;其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87.3%(240/275)。mCIM-eCIM法检测结果显示产KPC酶菌株符合率100%(119/119);检测金属酶的符合率94.5%(103/109);未能检出13株产KPC+MβL复合酶,虽能检出34株产D组OXA酶菌株产酶特性但不能分类酶型;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相比较,mCIM-eCIM法检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93.1%(256/275)。两种方法对于KPC酶和金属酶的检出虽有差异,但显示此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BA-EDTA法对复合酶 (KPC+金属酶)的检出优于mCIM-eCIM法。结论 PBA-EDTA法可以检测细菌产生的A组丝氨酸碳青霉烯酶、B组金属酶以及同时产A组和B组碳青霉烯酶的菌株;操作较mCIM-eCIM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使用和开展肠杆菌目细菌产生的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的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精准治疗患者提供实验室依据。
  • 张衎, 杨源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72-7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10年间维氏气单胞菌引起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2020年感染维氏气单胞菌的住院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结果 共收集50例非重复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科室分布以普外科为主,标本来源以胆汁为主。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恶性肿瘤、肝胆结石和肝硬化。26例(52.0%)患者存在维氏气单胞菌和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感染相关死亡率达18.0%,血流感染是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P=0.044)。维氏气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96.0%)、美罗培南(96.0%)、氯霉素(98.0%)和阿米卡星(100%)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 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并不少见,一旦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警惕维氏气单胞菌侵袭入血。
  • 黎昆, 王芬, 王洁, 李龙, 刘红萍, 王明霞, 刘家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78-8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折点判读参照CLSI 2020年版,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共收集临床非重复菌株10 9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5.7%,革兰阴性菌占74.3%。呼吸道标本占比最高(57.7%),其次为尿液(20.6%)、血液(10.5%)。分离细菌占比前5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3.7%),克雷伯菌属(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1.8%),铜绿假单胞菌(10.4%)和不动杆菌属(5.2%)。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35.1%,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80.5%。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敏感株。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均为非脑脊液分离株,其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占4.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占比分别为55.5%和15.2%。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0.8%,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1%。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8.9%、10.6%和37.9%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4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2.3%。结论 对于细菌耐药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临床微生物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病例报告
  • 解沛涛, 董利森, 刘俊保, 田宜玄, 苏长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85-8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幸, 刘向芳, 陈洁, 孙辉, 黄红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88-9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瑶, 吴祥林, 王晓川, 郭志强, 蓝健, 温杰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91-9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春兰, 余洪立, 马丽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95-9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石宇博, 吴小康, 张冬青, 吴庆, 卢山珊, 林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98-10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柯唯心, 吕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02-10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钊铭, 李征途, 叶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09-11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韩佳佳, 张继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13-11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威, 全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19-12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成婷婷, 冯媛, 王崇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1): 125-12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