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3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3-20
  

  • 全选
    |
    论著
  • 曾妍茗, 李瑶, 刘敏, 何小庆, 黄银秋, 鲁雁秋, 陈耀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37-1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存在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AIDS/PCP)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CMV血症对AIDS/PCP患者临床预后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84例AIDS/PCP患者的资料,比较血液中CMV DNA阴性与阳性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一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IDS/PCP人群CMV血症发生率为39.4%,与无CMV血症的AIDS/PCP患者相比,CMV血症患者血小板(P=0.009)与乳酸脱氢酶(LDH)(P=0.035)更高,CD4+T淋巴细胞(P=0.001)及CD4/CD8(P=0.041)更低,同时一年内全因死亡率更高(P=0.004);AIDS/PCP人群一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白细胞计数增高[Exp (B)=1.113、95%CI: 1.015~1.265、P=0.026]、LDH值升高[Exp (B)=1.002、95%CI: 1.001~1.003、P<0.001]、合并肺部感染[Exp (B)=14.643、95%CI: 1.982~108.167、P=0.009]及CMV血症[Exp (B)=1.985、95%CI: 1.018~3.869、P=0.044],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含整合酶抑制剂[Exp (B)=0.076、95%CI: 0.018~0.319、P<0.001]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AIDS/PCP患者CMV DNA阴性与阳性在实验室检查及预后上存在差异,同时白细胞升高、LDH值升高、ART方案不含整合酶抑制剂、合并肺部感染及存在CMV血症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尽早针对性治疗可降低死亡风险和延长生存时间。
  • 王淑玉, 付德龙, 李存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43-14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NNT-AS1在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NT-AS1相对表达水平。将肺泡上皮细胞BEAS-2B分为对照组、LPS组(1 mg/L的LPS处理细胞)、LPS+si-NC组(转染si-NC,LPS处理细胞)、LPS+si-NNT-AS1组(转染si-NNT-AS1,LPS处理细胞)、LPS+si-NNT-AS1+SB203580组(转染si-NNT-AS1,LPS处理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细胞)。qRT-PCR检测NNT-AS1相对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3、Bax、p-ERK1/2、p-p38 MAPK蛋白表达,ELISA检测IL-6、IL-1β、TNF-α。结果 NNT-AS1在肺炎患儿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NNT-AS1相对表达水平、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p-ERK1/2、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IL-6、IL-1β、TNF-α增多。与LPS+si-NC组相比,LPS+si-NNT-AS1组NNT-AS1相对表达水平、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p-ERK1/2、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6、IL-1β、TNF-α减少。与LPS+si-NNT-AS1组相比,LPS+si-NNT-AS1+SB203580组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6、IL-1β、TNF-α含量减少。结论 沉默NNT-AS1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肺泡上皮凋亡和炎症反应。
  • 张璐, 李响, 冯美卿, 雷晨, 姜丽静, 仝欢, 唐唯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49-15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细胞学实验和动物实验来研究替加环素是否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性反应具有调控作用。方法 ①检测替加环素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活性影响;②检测替加环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产生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RAW264.7细胞液中先后加入替加环素和LPS,不同时间点收集LPS组和替加环素+LPS组等各组上清液,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③低剂量LPS诱导小鼠炎症反应及替加环素干预实验。小鼠先尾静脉注射替加环素(6.5 mg/kg)再注射LPS(15 mg/kg),ELISA检测各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24 h处死后取脾脏行流式检验,并记录24 h内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 ①替加环素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活性有促进作用;②替加环素对LPS诱导RAW264.7产生的炎性反应有抑制作用,减少IL-6、IFN-γ、CCL5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IL-10分泌;③替加环素对LPS诱导小鼠的炎症反应也有类似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替加环素可促进内毒素血症状态下巨噬细胞的M2极化;对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替加环素对宿主感染LP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宿主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对宿主具有保护作用。
  • 王宇, 叶雪梅, 毛妍, 蒲文琦, 黄晓兵, 陈璐, 杨曦, 邓利平, 杜文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56-1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孢子菌肺炎和免疫相关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都东篱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弥漫性、多发性病灶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肺泡灌洗液的mNGS结果和传统病原学检测针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检出率、免疫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并总结临床特征与mNGS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4例感染患者的mNGS结果中,有5例为单纯病毒,4例为病毒合并细菌、真菌,排除这9例患者。在可评估15例患者中8例(53.3%)检出肺孢子菌,均经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为基础的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后康复;7例(46.7%)未检出明确病原菌的患者中,5例(33.3%)经过标准的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康复,2例(13.3%)经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为基础的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后康复。结论 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难以鉴别的肺部弥漫性、多发性病变,采用肺泡灌洗液mNGS的阳性结果可以精准、快速筛选出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而其阴性结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示免疫相关肺炎的可能性,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意义。
  • 曹凯, 徐炳欣, 钱哲, 赵亮, 王洪振, 钱佩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61-16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探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HPS 2.0版药品评价系统构建评价方案,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许昌市中心医院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的住院患者。根据使用该药后是否出现低钾血症,将患者分为低钾血症组(血清钾<3.5 mmol/L)和非低钾血症组(血清钾≥3.5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40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发生低钾血症者121例,发生率为3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26,95%CI:1.257~3.264,P=0.004)、较高的年龄(OR=1.031,95%CI:1.016~1.046,P<0.001,截断值:61.5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使用前最后1次较低的血清钾检测值(OR=0.404,95%CI:0.224~0.729,P=0.003,截断值:3.685 mmol/L)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引起低钾血症的发生,尤其是女性、高龄和该药使用前血清钾水平较低的患者,故临床在使用时应关注这些重点人群,监测其血清钾基线水平,以评估发生低钾血症风险。
  • 马雪, 刘富越, 龚发敏, 漆婷婷, 陈燕, 李懿, 蒋刚, 肖洪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67-17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特点,探讨造成其不达标或超标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监测肿瘤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血药浓度水平下的临床特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各伴发因素对血药浓度达标情况的影响。结果 57例患者中,万古霉素的平均谷浓度为(12.08±8.20) mg/L,达标患者仅有17例,占29.82%;不达标患者最多,达29例,占50.88%;超标患者有11例,占19.30%;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与达标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类型、肿瘤远处转移、用药前1个月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和肾功能亢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标组与达标组患者在用药前1个月接受过放疗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亢进是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达标概率低,用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用药前1个月内的治疗情况及肾功能状况,进行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优化,推荐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其疗效与安全性。
  • 黄洁婕, 蓝婧, 姚朝光, 黄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73-18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滴度(HBV DNA)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月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合并NAFLD的CHB患者作为NAFLD组,另选择175例单纯CHB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生ACLF的概率。NAFLD组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CLF分为ACLF组(n=84)和非ACLF组(n=91)两个亚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ACLF发生率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NAFLD组ACLF的发生率为48.00%,显著高于对照组。ACLF组和非ACLF组在年龄、MELD评分、血脂异常、HBeAg阳性、lgHBV DNA、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gHBV DNA 、TBIL、PT、INR是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eAg阳性、CHE、PTA是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gHBV DNA 、TBIL、PT、INR与ACLF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HBeAg阳性、CHE、PTA与ACLF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年龄、lgHBV DNA 、TBIL、PT、INR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分别与HBeAg阳性、CHE、PTA呈明显负相关(P<0.05)。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年龄、HBeAg阳性、PT、TBIL、PTA、INR等变量通过复杂的网络关系与 ACLF建立联系,lgHBV DNA、INR、CHE与ACLF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TBIL、PTA等中间节点联系,间接影响 ACLF的发生。结论 HBV DNA滴度是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ACLF的发生以及控制ACLF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表明,HBV DNA水平与ACLF的发生有直接联系,且与多个节点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可作为临床预判ACLF发生的重要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高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81-18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6例CRAB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科室分布、感染病种以及菌株耐药性。根据患者12个月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1例)和生存组(12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CRAB感染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对CRAB感染患者死亡的预测效果。结果 CRAB患者主要分布科室为ICU(92例,58.97%),主要感染病种为医院获得性肺炎(80例,51.28%)。CRAB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较高(54.72%和62.03%),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不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存在意识障碍、合并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敏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列线图模型显示年龄≥60岁、存在意识障碍、合并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敏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的评分分别为65、74、75、37.5、100分,所有危险因素的总得分为351.5分。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五种因素联合预测CRAB感染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0.806~0.964)。结论 基于CRAB感染预后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死亡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预测效果,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CRAB感染死亡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刘姗姗, 李鞠, 张钟元, 孟德钎, 王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89-19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带状疱疹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住院的SLE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共42例为合并组,同时根据年龄、性别和病程匹配无带状疱疹的SLE患者126例为对照组,对入组患者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LE合并狼疮性肾炎、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概率较高,相比对照组患者,合并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CD4细胞、CD4/CD8比值和补体C3、C4显著较低,而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则明显升高。合并组患者的静脉使用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两组之间,病程、糖尿病、补体C3、补体C4、静脉使用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SR、狼疮性肾炎、糖尿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使用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为SLE合并带状疱疹的独立危险因素,CD4/CD8和病程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ESR、狼疮性肾炎、糖尿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静脉使用环磷酰胺和他克莫司是SLE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
  • 徐春晖, 伊慧明, 陈书连, 陈欣, 彭广新, 朱国庆, 冯四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195-20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该类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5例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耶氏肺孢子菌并临床诊断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2021年1月—2022年5月共25例患者检出耶氏肺孢子菌的同时临床诊断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其中男性18例(72.0%),女性7例(28.0%),中位年龄为50岁,主要基础疾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中15例(60.0%)患者肺感染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后中位时间为189 d。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88.0%)、低氧血症(68.0%)和咳嗽(44.0%),84.0%的患者在本次感染前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史。肺部CT表现包括单纯磨玻璃影型(20.0%)、结节/斑片型(12.0%)、磨玻璃影为主的混合型(68.0%)。血浆是最常见的耶氏肺孢子菌检出的样本类型,其次为肺泡灌洗液和痰液。25例患者均进行了抗肺孢子菌治疗,19例(76.0%)抗感染治疗后治愈,6例(24.0%)死亡。结论 血液病患者耶氏肺孢子菌的临床感染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为该类感染提供病原学证据支持以辅助指导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疗。
  • 冯诚怿, 华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01-21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科学计量分析,探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研究领域的进展。方法 搜集2000—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知网数据库有关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 CiteSpace 5.8.R3软件对发文量、国家及地区、机构、个人、参考文献及关键词进行图谱网络共现。结果 共有583篇中文及663篇英文文献纳入研究,且文献数量每年都不断增加。从发文地区上看,英文文献中全球发文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及地区依次为美国(125篇)、中国台湾(97篇)、中国大陆(92篇)。从研究机构上看,中国医药大学(台湾)以31篇位列Web of Science首位;知网文献库中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无锡市人民医院(8篇)。作者共现网络分析,英文文献发文量前三是作者ChengLi Lin、ShihWei Lai、KuanFu Liao,中文发文量最多的前三位作者分别是丁炎、崔彦、吴鹏西。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中文文献较关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鉴别、诊治和后期护理的问题,英文文献则较关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致病机制以及并发症防治问题。结论 近20年国内外对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关注度仍不断增长,目前研究热点已从临床诊治转向致病机制。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以直观显示研究热点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 李静文, 徐蒙, 汪安, 王淑伟, 胥腾, 吴湜, 黄海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11-21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成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厌氧菌分布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5月收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和上海市嘉定区牙病防治所共计4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进行厌氧菌培养和分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琼脂稀释法测定存活细菌对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共培养分离到厌氧菌192株,检出率前五位的细菌依次为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具核梭杆菌、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以及黏性放线菌。96株存活厌氧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美罗培南均敏感。除普氏菌属(敏感率61.3%)外,其余分离菌对阿莫西林亦多呈敏感。普氏菌属及韦荣球菌属对甲硝唑全部敏感,而放线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则对甲硝唑近100%耐药。除了韦荣球菌属外,其他分离菌对多西环素和莫西沙星均敏感。结论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分离厌氧菌以普氏菌属、梭杆菌属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多见;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多西环素和甲硝唑多呈敏感。
  • 葛建荣, 吴小津, 吴德沛, 刘济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17-22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在净化病房期间咽拭子分离菌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征,筛选出潜在的致病菌。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 476例HSCT患者,采用咽拭子细菌培养方法,从入住净化病房开始每周检测一次直到转出净化病房。回顾性分析患者咽拭子分离菌的检出率、分布和耐药情况,以及在异体移植与自体移植病例中的差异。结果 1 476例HSCT患者中咽拭子检出分离菌176例,检出率为11.92%。176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164株(93.18%),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41株(23.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8株(21.5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8株(15.91%),阴沟肠杆菌19株(10.80%),鲍曼不动杆菌17株(9.66%);革兰阳性菌12株(6.82%),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3.98%)与表皮葡萄球菌3株(1.70%)。分离菌耐药性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与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超过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米诺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高于4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40%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低于30%、阿米卡星接近10%,亚胺培南高于70%。分离菌的总体检出率、革兰阴性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在异体移植与自体移植病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期间咽拭子细菌培养有利于筛选出咽部潜在致病菌,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 马瑜珊, 侯钧, 张婧, 谢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22-22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以老年医学和精神医学为特色的综合医院中诊治血流感染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2 011例,年龄范围在0~99岁,中位数66岁,男女比例为1∶1.14,其中细菌血流感染98.3%、真菌血流感染1.7%。血培养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2 1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1 401例(64.6%),以大肠埃希菌(808例,37.3%)和肺炎克雷伯菌(285例,13.1%)为主;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733例(3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4例,5.7%)为主。2017—2021年,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住院患者20 879例,其中发生血流感染135例,占0.6%,老年精神病患者(>60岁)占74.8%;老年医学科收治住院患者14 160例,其中发生血流感染185例,占1.3%。血流感染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分别为1.0%和3.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为13.0%和69.4%。血流感染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31.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菌株。精神疾病患者血流感染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全院总体水平,老年患者血流感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于全院总体水平。结论 以精神医学和老年医学为特色的综合医院血流感染患者以老年居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对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及精神科病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加强监测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病例报告
  • 李梅, 杨红红, 刘倩, 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29-23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吴柳, 孙琳, 张洁, 叶军, 陈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33-23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与编译
  • 苏佳纯, 杨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37-2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曾琴, 曹丹枫, 杨红红, 何坤, 刘倩, 吴玉珊, 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43-24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一卓, 陈轶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48-25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郭晨雪, 刘笑芬, 曲星伊, 张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54-2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于潇, 孙毅, 郭文治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61-26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65-27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3.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读者·作者·编者
  • 马亚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2-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3-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翔宇, 曹璐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4-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园, 华爱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5-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兆娟, 张珊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6-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7-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慧琴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8-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史万旭, 张永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 23(2): 279-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