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3年, 第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3-12-28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21-32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44例≥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24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120例(49.2%),其中细菌阳性53例(21.7%),非典型病原体82例(33.6%),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15例(6.1%)。病原菌包括嗜血杆菌属26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肺炎链球菌6株,其他链球菌属6株,葡萄球菌属6株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8株,非典型病原包括肺炎支原体65例次,肺炎衣原体17例次和嗜肺军团菌7例次。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2~4岁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5~14岁和15~44岁年轻患者。细菌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嗜血杆菌属细菌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非典型病原体亦占重要地位,因此经验治疗宜选用对常见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均有效的抗微生物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25-32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192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现状,并与新喹诺酮类进行比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2年标准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92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中介率+耐药率)已达42.7%,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7.6%,克林霉素、白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65.6%和57.3%,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之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皆大于90%;并与是否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无关。结论:在我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新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28-33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治疗后HIV1感染者体内自然杀伤T(NKT)细胞和免疫抑制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15例慢性HIV1感染者,在治疗前后,定期采集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血浆及单个核细胞,进行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治疗后NK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免疫抑制性T细胞数量降低。结论:HARRT治疗不仅提高了CD4+T细胞的数量,而且具有增加免疫调节功能的作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32-33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卡他莫拉菌的携带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42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进行卡他莫拉菌培养、分离,对其携带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BSAC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Nitr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42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到79株卡他莫拉菌,携带率为18.7%,其中5月、8月和9月的携带率分别为33.0%、8.4%和18.3%。5月携带率明显高于8、9月份(P0.05)。93.7%的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9.2%,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28.4%和6.8%,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3.8%和16.2%,对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8%和1.4%。未发现对头孢克洛、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株。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卡他莫拉菌的携带率与季节、是否上幼儿园及近期抗菌药物使用有关。北京地区儿童携带的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很高,对?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36-33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替安国产品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头孢替安国产品为试验药,头孢替安进口品为对照药治疗下呼吸道、尿路和腹腔感染,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两组共入选127例,头孢替安国产品组64例,头孢替安进口品组63例,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62/64)和98.4%(62/63),治愈率为65.6%(42/64)和69.8%(44/6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50/53)和98.2%(54/5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1/73)和2.9%(2/70),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分别为4.1%(3/73)和5.7%(4/70)。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头孢替安国产品治疗下呼吸道、腹腔感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头孢替安进口品相仿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40-34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菌株同源性和耐药谱。方法:MBLE试验检测临床分离对亚胺培南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产MBL菌株;E试验检测MBL阳性株对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MBLE试验检测到MBL阳性株13株,为我院1998—2002年医院感染株,12株来源于下呼吸道感染,1株为尿路感染。13株MBL阳性株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均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等6种抗菌药物呈现8种耐药模式;ERICPCR结果显示,13株MBL阳性株呈现10种基因型,4株MBL阳性株为同一基因型,其余9株为独立的基因型。综合分析,菌株来源、药敏谱和基因型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我院产MB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其发生呈散发性,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可能是造成耐药谱和基因型多态性的主要原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44-34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E试验及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头孢噻肟等9种抗菌药物对北京和杭州两地临床分离到的98株ESBLs基因型明确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拉氧头孢(99.0%)、氟氧头孢(98.0%),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4.5%,其余5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差。结论: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有很高的体外抗菌活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47-35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用改良的三相水解试验分析该菌株所产的β内酰胺酶,并进行初步分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菌的耐药基因,用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初筛整合子并分型,用长片段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测序,以确认β内酰胺酶基因种类及其转移特性。结果:发现铜绿假单胞菌RJ213携带一个整合子介导的blaVIM2基因。结论:在上海和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整合子介导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导致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 临床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51-35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将近年来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41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巨细胞病毒(CMV)、细菌、真菌感染均常见,多发生于术后5个月内,尤其为术后首月。相关因素中,术前病变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乙型肝炎等,术后病变主要有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类固醇性糖尿病、药物性肝炎等,常易造成低氧血症和急性I型呼吸衰竭(14/41),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亦可致败血症、发生感染性休克。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丙种球蛋白、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结合药敏试验给予抗感染治疗,痊愈35例,死亡6例。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53-35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中、重度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以氨苄西林舒巴坦为对照药,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入选病例44例,剔除3例,中辍1例,共完成40例。其中急性支气管炎22例,肺炎18例。试验组(19例)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2.25g/次,2/d静脉滴注,对照组(21例)应用氨苄西林舒巴坦,2.25g/次,2/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选病例基本情况、病情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4%、89.5%,与氨苄西林舒巴坦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2.9%、95.2%,P>0.05)。阿莫西林舒巴坦对分离细菌的清除率为87.5%,氨苄西林舒巴坦组为90.0%,两组细菌清除率的差异无显著性。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发生皮疹3例、恶心1例,发生率为19.1%(4/21),对照组皮疹1例、恶心1例,8.7%(2/23),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产酶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使用安全,有较高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56-35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治疗老年人医院肺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使用美罗培南治疗、41例使用亚胺培南治疗和34例使用帕尼培南治疗的老年人医院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将临床分离菌分别进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疗效较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和75.6%,而帕尼培南疗效略差为64.7%,但P>0.05。本组患者痰培养共获得156株病原菌,经治疗后:美罗培南组病原菌清除率为73.8%,亚胺培南组为71.7%,而帕尼培南组60.5%,低于美罗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但P>0.05。41株研究组以外的临床分离菌体外药敏试验也显示,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大多数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美罗培南敏感菌株共有33株,占80.5%;耐药株4株,占9.6%。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的有31株,占75.6%;耐药5株,占12.2%。对帕尼培南敏感株仅有27株,占65.9%;耐药8株,占19.5%。另外,这3种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而轻。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老年人中、重度医院肺部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尤其以美罗培南和亚胺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60-36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掌握妇科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结果:4062例次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9例次,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消化道真菌感染比较常见。结论:应当重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泌尿道的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真菌与条件致病菌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监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63-3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感染现状及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情况。方法:对442例CAP患者的非典型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按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65例非典型病原体抗体阳性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4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和IgM总体阳性率为57.9%:住院患者阳性率为55.7%,男54.5%,女57.6%;门诊患者为62.3%,男62.8%,女61.7%。嗜肺军团菌感染率:住院患者5.4%,门诊患者1.4%。9个月~12岁、13~54岁、55~82岁3个年龄段;支原体感染率依次为59.0%、30.7%、27.9%;衣原体感染率依次为3.8%、12.4%、14.7%;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肺炎在3个年龄段近期感染(IgM)阳性率依次为39.0%、26.1%、14.0%;既往感染(IgG)阳性率依次为8.6%、13.1%、20.9%。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新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次较高(66例/165例),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较低(5例/165例)。结论:非典型肺炎在CAP中感染率高,支原体感染率仍高于衣原体,两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及感染类型存在差异;嗜肺军团菌感染率较低。在CAP抗生素应用中可将能覆盖非典
  • 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66-36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分离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的338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95株(28.1%),革兰阴性菌243株(71.9%)。检出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55株(45.9%),葡萄球菌属52株(15.4%),肠球菌属42株(12.4%),肺炎克雷伯菌27株(8.0%),铜绿假单胞菌20株(5.9%)。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较敏感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69-37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外科严重感染病人,分用药组和对照组。用药组病人在手术后使用胸腺肽α1,对照组不使用免疫制剂。观察临床疗效、检测内毒素和细胞因子(IL2、IL6、IL10和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感染组病人使用胸腺肽α1后内毒素、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IL2、IL10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后第7天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较手术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水平。结论:胸腺肽α1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可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恢复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71-37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美国德灵公司OadeMicroscanAutoscan-4自动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分离出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亚胺培南81.4%,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6.7%,哌拉西林70.9%,阿米卡星66.3%,头孢他啶57.6%,妥布霉素57%,头孢吡肟51.2%,环丙沙星50%,头孢曲松45.2%,庆大霉素44%,氨曲南39.3%和头孢噻肟36.9%。与2000年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2000年的29.3%上升为2002年的45.1%,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00年为28.7%,2002年为39.5%,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保持较高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及妥布霉素的敏感性与2000年比较明显下降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73-37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呼吸道分离出341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均采用KB法。结果:分离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白念珠菌(占21%)、肺炎克雷伯菌(17%)、铜绿假单胞菌(13%)、大肠埃希菌(9%)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6%)。产ESBLs细菌的总检出率为16.8%。从呼吸道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7%;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22.3%和4.7%。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高于亚胺培南)、头孢菌素类(铜绿假单胞菌只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敏感)、氨曲南、哌拉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的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包括真菌)、药敏试验、耐药株的报告结果,正确选择药物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75-37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76-37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79-38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合理用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3, 3(6): 382-38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3.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