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6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2-15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1-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所产ESBLs的等电点和基因型特征。方法对2002年11—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9种抗菌药的MIC;接合试验研究ESBLs基因是否定位于质粒,并对接合子进行MIC测定和ESBLs确证;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各菌株及其接合子所产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以PCR通用引物对接合子扩增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后测序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产ES-BLs的22株大肠埃希菌仅1株(4.5%)对头孢噻肟敏感,远低于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86.4%,19株),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米诺,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从50%~100%,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敏感率均较低(9.1%和22.7%)。接合实验获得16株接合子,所有接合子均确证产ESBLs,接合子对上述7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药敏谱与供体菌相似,而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则全部敏感。接合子和供体菌所产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主要为5.4,7.6和8.2,且这些酶均能被克拉维酸抑制。8株接合子扩增出blaTEM基因,将其中1株测序发现其与blaTEM-1(GenBankaccessionno.AY293072)100%同源;3株接合子扩增出blaCTX-M-3组基因,将1株测序发现其与blaCTX-M-3(GenBankaccessionno.AY485338)100%同源;13株接合子扩增出blaCTX-M-14组基因,将1株测序发现其与blaCTX-M-14(GenBankaccessionno.AF462398)100%同源。16株接合子均未扩增出blaSHV基因和blaCTX-M-5组基因。结论我院2002年11—12月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中有TEM及CTX-M酶的流行,这些酶特别是CTX-M酶的存在导致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对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尤为明显。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7-1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国产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区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帕珠沙星每次静滴300mg,左氧氟沙星每次静滴200mg,两药均每日用药2次,疗程7~10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7例,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58例和59例,其中帕珠沙星组1例因细菌培养为耐药大肠埃希菌生长而剔除,故两组进行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PS)分析的病例数均分别为57例和59例。疗程结束时帕珠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9%与67.8%和93.0%与83.1%,细菌清除率和阴转率均分别为97.6%与93.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和15.3%,差异无显著性,均主要表现为恶心、腹泻、局部刺激及血清转氨酶增高等。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帕珠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13-1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听功能测试和形态学观察,比较氨基苷类抗生素威替米星(WT)、奈替米星(NTL)和庆大霉素(GM)的耳毒性。方法225只SD大鼠,鼠龄5~6周,体重(18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WT,NTL,GM3种抗生素25,50,100mg/kg,9个给药组。1次/d,肌内注射连续15d。每组中的16~18只大鼠在给药15d后,其余6只动物在结束给药后15d分别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阈值测试和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3种抗生素的即时和延迟耳毒性。结果实验结束时WT低、中、高剂量组ABR阈值的均值与对照组比较,非常接近。只有中剂量组NTL在6kHz的阈值明显高于WT组;结束给药后15d,中剂量组click和4kHz的平均阈值高于WT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结束时GM组与WT组比较,低剂量组除click,中剂量组除4kHz外,各剂量组其余各频率的阈值均明显高于WT组(P<0.05);结束给药后15d,只有中剂量组各频率阈值仍然高于WT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低、高剂量组的阈值与WT组则差异无显著性。形态学显示3种抗生素各剂量组的毛细胞缺失率无明显差异,基底膜表面和毛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均未见明显损害。结论肌内注射大剂量WT连续15d,不形成即时耳蜗功能和形态学损害,也不产生延迟性听力损伤。威替米星的耳毒性相当于或略低于奈替米星,显著低于庆大霉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18-2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在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估计氨苄西林耐药Hi中b型的比率。方法对2000—2003年北京、上海、广州细菌监测项目中,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分离培养的899株Hi,用E试验法检测氨苄西林耐药情况后,用nested-PCR与玻片凝集法对氨苄西林耐药菌株进行b型检测。结果检出74株氨苄西林耐药Hi。nested-PCR与玻片凝集法检测Hib的结果一致,74株氨苄西林耐药Hi中有2株为Hib,约占2.7%。结论nested-PCRb型荚膜检测方法可作为玻片凝集法的一个重要补充。3地4年内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鼻咽部携带的氨苄西林耐药Hi中,Hib的比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22-2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耐药表型、产AmpC酶和ESBLs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520株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MIC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菌行三维试验,分析这些菌株产AmpC酶、ESBLs的情况;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检测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①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显示:对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显示较好的敏感性。②三维试验表明:20株实验菌中2株产AmpC酶,其余18株未产ESBLs及AmpC酶。③PCR及序列分析表明:1株产AmpC酶的DHA-1型,1株本实验中所用ampC引物不能扩增出ampC片段。结论必须重视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和ESBLs检测;对于该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采用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联合氨基苷类或环丙沙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27-2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胰蛋白酶对真菌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胰蛋白酶对烟曲霉分生孢子表面纤连蛋白受体的影响。方法用检测胰蛋白酶预处理20min后烟曲霉分生孢子的活力,检测纤连蛋白与烟曲霉分生孢子的黏附率及胰蛋白酶处理后分生孢子与纤连蛋白的黏附率的变化,同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生孢子表面纤连蛋白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胰蛋白酶预处理的分生孢子无凋亡峰出现,被干预的分生孢子接种于马铃薯培养基后仍有大量烟曲霉生长;分生孢子与纤连蛋白的黏附作用有特异性和饱和性;定量的纤连蛋白与被干预的分生孢子的黏附率随胰蛋白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干预后分生孢子表面荧光标记的纤连蛋白受体分布下降。结论蛋白水解酶类可降解真菌细胞表面相关蛋白受体;流式细胞术可成为检测真菌细胞表面微观变化的高效辅助手段之一。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30-3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1—10月临床分离的83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的情况,并对1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改良双纸片法(MDDT)进行ESBLs的初筛。以8对ESBLs引物(CTX-M,CTX-M-1,CTX-M-2,CTX-M-9,SHV,TEM,VEB,PER型)进行PCR扩增,对其中1株菌株(37号菌株)的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MDDT初筛结果证明有43株菌产ESBLs,41株菌多种ESBLs引物均有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表明37号阴沟肠杆菌携带的ESBLs为CTX-M-9,CTX-M-1样,SHV型。结论产多种ESBLs是引起该株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 临床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34-3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威海市一起因使用被甲型副伤寒杆菌污染的井水加工食物引起的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威海地区68例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征、药敏试验及治疗。结果合计确诊68例患者,均为城镇居民。患者均有2~3周的持续高热,热型为弛张热,95.6%有畏寒。全身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较轻,仅2例有皮疹。肥达反应阳性率低。治疗以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为首选药物。结论氟喹诺酮类是治疗伤寒、甲型副伤寒的首选用药,不宜用氟喹诺酮类者可改用头孢曲松。
  • 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37-4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血液病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自270例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培养分离出355株细菌,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分泌物、尿液、血液等标本,革兰阳性菌占54.9%,革兰阴性菌占45.1%。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达96.9%和92.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居前6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度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0%,对美罗培南、氨基苷类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度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0%和27.8%,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经验性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42-4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监测青岛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青岛地区部分医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与住院1973例临床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咽拭子标本,培养、分离和鉴定肺炎链球菌。根据NCCLS的推荐,用稀释法、K-B法检测此菌对青霉素等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1973份标本中,检出肺炎链球菌107株(检出率为5.4%),其中44株(41.1%)对青霉素不敏感(22株为中介,22株为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5.0%、15.0%和13.1%,对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3.8%、76.6%和91.6%,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青岛地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检出率高,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45-4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2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9%,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5.6%,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4.1%、24.1%,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超过8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0%和6%。结论3种非发酵菌是一类多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的细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48-5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4种喹诺酮药物对临床标本中对环丙沙星敏感金葡菌的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preventioncon-centration,MPC)。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对20株环丙沙星敏感金葡菌MPC90、MPC90/MIC90、结果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帕珠沙星和环丙沙星MPC90、MPC90/MIC90分别为1.2、9.2;4.0、16;4.0、16和8、16mg/L。MIC与MPC存在不一致性。少数菌能在MPC浓度下存活,但没有MIC改变。结论加替沙星较其他喹诺酮药物限制选择富集耐药突变株能力更强,不能从MIC推测MPC。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50-5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非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相比较。方法收集2004年1—12月华西医院各临床科室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20株,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筛选出产ESBLs菌226株,产酶菌检出率为43.5%,其中323株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为45.8%,197株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为39.6%。头孢美唑对我院产ESBLs菌株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头孢西丁。结论头霉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产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的可选药物,但仍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我院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美唑的敏感性略优于头孢西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53-5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2004年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对我院妇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药敏一体化的方法,监测9种抗菌药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结果857份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脲原体369株,检出率为43.1%;总体耐药率4.6%~43.6%,其中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之有良好作用,其次为克拉霉素、交沙霉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55-5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方法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对临床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比较。结果美罗培南对10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50和MIC90值仅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1/5~1/2。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1mg/L,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MIC50为4mg/L。两者的敏感率分别是90%和50%。结论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57-5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中国有限公司的商品: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妇科患者进行分析。结果634例患者中Uu感染占44.8%(284/634),Mh感染占0.6%(4/634),Uu、Mh混合感染占9.5%(60/634)。Uu分离株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仅0.4%;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1.7%和61.3%。比较2003、2004年的数据发现2年的支原体检出率相似,分别为57.4%(112/195)、53.8%(236/439)。但混合感染的病例有所上升,2003年为10.7%(12/112),2004年为20.3%(48/236)。结论解脲脲原体是主要病原体。支原体的耐药现象很严重,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 临床经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59-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部真菌感染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它好发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大量广谱抗菌药及多次放化疗的患者,临床医师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注意合理用药,密切观察,及时诊断,尽早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1]。我院血液科病房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诊治了得到确诊的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深?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61-6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于2004年10月诊断和治愈1例人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现予报道。患者男,18岁,农民。以发热、腰痛、尿频、尿急4d入院。发热以夜间明显,体温高达40℃。无寒战,无呕吐、腹痛、腹泻;无头痛及咳嗽、咳痰,无传染性疾病接触史,本地无类似疾病发作史,入院查体:神清,急性发热病容,体温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62-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型肝炎(乙肝)和丙型肝炎(丙肝)分别由两种不同的嗜肝病毒:HBV和HCV引起。两者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和临床过程有其相同点,也有所不同,因而治疗措施也不同。相同之处为慢性感染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一、慢性乙肝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慢性HBV感染者自然病程基本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66-6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每年有超过100万的CHB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治疗CHB的药物包括普通α-干扰素(IFN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nter-feronalfa-2a,PEGIFNα-2a,商品名:PegasysTM派罗欣R○)、拉米夫定以及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
  • 医师问答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1): 70-7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6.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氟喹诺酮类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需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孰劣孰优?CAP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金葡菌,也可为不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