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8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1-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联合国内主要地区较有代表性的9所医院(7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06年版判断结果。结果2006年1月至12月各医院共33945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1.8%,革兰阴性菌68.2%。558株肺炎链球菌中成人株(202株)中PSSP、PISP、PRSP分别为92.1%、5.4%和2.5%;儿童株(356株)中分别为11.8%、68.5%和19.7%。流感嗜血杆菌产酶率25%,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平均占58.4%和76.3%,但2所儿童医院的MRSA仅占12.4%和3.8%。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51%和77%,发现12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已证实其中11株属VanA型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1.7%、45.2%和18.1%,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平均耐药率低于1%。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上述2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30%。多数医院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革兰阴性杆菌中出现的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应引起各医院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在医院内播散和暴发流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10-1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多中心研究我国2005年MRSA的耐药现状,评价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和头孢吡普等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14个地区连续分离的非重复金葡菌809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结果MRSA发生率为50.3%,其中MRSA发生率最高的为大连(93.3%)、上海(80.3%),其次为南宁(63.6%)、北京(55.5%)、青岛(53.8%)。MRSA对红霉素的敏感性为4.2%,喹诺酮类药物为4.4%~12.6%,庆大霉素为9.6%,四环素为11.1%,对MRSA活性较高的有氯霉素(82.3%)和复方磺胺甲噁唑(78.6%);MRSA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和头孢吡普均全部敏感。头孢吡普、达托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2,2mg/L;0.5,0.5mg/L;0.125,0.25mg/L;1,2mg/L。MIC范围分别为0.125~2mg/L,0.125~1mg/L,0.064~0.5mg/L,0.25~2mg/L。结论我国MRSA发生率高,多重耐药严重,不同地区MRSA发生率有所差异,头孢吡普、达托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对于MRSA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15-1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转座子整合酶的流行情况。方法188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用E试验和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双纸片法(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确定其耐药表型;用PCR扩增这些菌株的耐药基因ermB、mefA、mefE、tetM及转座子整合酶基因intTn。结果188株红霉素耐药株中耐药基因ermB总检出率为91.5%(172/188),mefE总检出率为38.3%,未检出mefA基因。97.9%的红霉素耐药株中存在转座子整合酶intTn。耐药基因组合ermB(+)mefE(-)和ermB(+)mef(+),占91.5%,两者均呈cMLSB耐药表型。ermB(-)mefE(+)占8.5%,耐药表型为M型。结论我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耐药以ermB介导的cMLSB耐药表型为主。转座子可能在本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克隆播散中起重要作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20-2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普通成年人和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医务人员的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水平,探讨可能感染CP高危医务人群的CP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随机抽样湖北地区7所医院中经常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自愿参加的健康医务人员,以问卷方式询问他们近2年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以ELISA法检测血清CP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CPIgG)抗体,并与健康体检非医务成人SCPIgG抗体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02名健康医务人员[年龄(38±10)岁]SCPIgG抗体阳性率为14.7%,141名体检健康非医务人群[年龄(36±10)岁]SCPIgG抗体阳性率为16.3%,两组间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比较5所受调查人数较多的医院间SCP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近2年有呼吸道感染较否认有相关感染的医务人员的SCPIgG抗体阳性率高(17.5%和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诊呼吸道疾患的医务人员和医院,发生CP局部流行的机会可能不大。CP在成年人之间的传染性可能不强。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24-2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分离的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β溶血链球菌及MSSA、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泊肟等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头孢泊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8.9%、42.2%、6.4%。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100%;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94.6%;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仅为10.7%;流感嗜血杆菌、MSSA、非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克洛、莫西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在51.3%~100%。结论呼吸道病原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与往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呈增加趋势;头孢泊肟对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30-3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我院住院患儿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及其相关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住院患儿呼吸道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75株,肺炎克雷伯菌45株,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及PCR产物克隆测序等方法明确ESBLs基因型,并结合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研究基因分型与细菌对不同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上述120株细菌中112株(93.3%)产CTX-M型β内酰胺酶;未能扩增出SHV型、TEM型ESBL基因。CTX-M型基因亚型主要为CTX-M-9簇中的CTX-M-14型(78.6%),其次为CTX-M-1簇中的CTX-M-3型(19.6%),仅有1.8%为CTX-M-8型;携带CTX-M-1簇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CTX-M-9型。结论CTX-M基因型为武汉地区儿童分离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的ESBLs,CTX-M-14为最常见基因型,其次为CTX-M-3型;CTX-M-9簇及CTX-M-1簇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的水解能力差异明显。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34-3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的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158株肠球菌的MIC,Nith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数据用WHONET5.3软件分析处理。结果158株儿童临床分离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坚韧肠球菌、鸟肠球菌和海氏肠球菌分别占56.3%、39.9%、1.3%、1.3%和1.3%;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8%,95.2%和84.1%,粪肠球菌对上述3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3.6%,18%和49.4%,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01);粪肠球菌出现2株万古霉素MIC为8mg/L的耐药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儿童患者中多重耐药肠球菌属菌株占88.6%。结论儿童患者肠球菌属的耐药状况十分严重,尤其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率很高。
  • 深部真菌感染专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38-4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6年4月确诊或拟诊的30例肺曲霉病,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肺曲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及间歇咯血,伴有发热、胸痛等。影像学表现多样,其中曲霉球有特异性X线胸片表现。确诊方法主要靠病理检查,肺曲霉病易误诊为肺结核和肿瘤。结论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病理组织活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41-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患者增加,侵袭性肺曲霉病发病呈增长趋势,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1]。为进一步提高对侵袭型肺曲霉菌病(IPA)的认识,现将本院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2002—2006年诊断为侵袭型肺曲霉病4例患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27岁农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43-4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广泛使用及艾滋病的流行,真菌感染率有明显升高。在多种环境中存在的真菌都可引起人体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这些真菌引起的病例在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人口流动的增多,一些地方性真菌病在非流行区也可有病例出现[1]。临床医
  • 临床与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47-4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地区门诊腹泻患者鼠伤寒沙门菌(STM)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商用培养基及沙门菌诊断血清分离、鉴定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MIC。结果STM检出率为0.6%(61/10464),其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1.2%~100%。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对STM仍维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低于3.3%。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株。61株STM中,多重耐药菌占88.5%。结论本地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STM对亚胺培南和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庆大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和防治。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50-5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状况和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分离到的70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双纸片法做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PCR检测细菌的ermA、ermB、ermC和msrA基因。结果70株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32株(45.7%)。基因型分别是ermA1株,ermC33株,msrA18株,ermC+msrA5株,全部阴性的13株。结论我院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且存在多种基因型,应提高对诱导耐药葡萄球菌的监测和控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53-5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03—200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3—2006年共分离出15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84.0%(131/156),血液中占5.1%(8/1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耐药率小于50%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21.4%)、复方磺胺甲噁唑(5.6%~23.8%)和头孢他啶(17.2%~40.0%)。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56-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氟喹诺酮类敏感菌株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地区部分医院2004—2005年共176株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15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选取部分左氧氟沙星敏感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QRDRPCR扩增、测序。结果176株受试菌株中,PSSP、PISP和PRSP各占48.9%、47.1%和4.0%,受试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率均为100%。QRDR的扩增测序结果发现,20株左氧氟沙星MIC1~2mg/L的敏感菌株中,19株的parC、parE基因上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氨基酸突变,包括ParC:Phe105→Leu/Asp136→Tyr,ParE:Asp435→Asn/Ile460→Val/Asn477→Lys,而在gyrA、gyrB基因上仅发现点突变,未导致相关氨基酸突变。结论上海地区未发现氟喹诺酮类耐药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但左氧氟沙星MIC1~2mg/L的敏感株中已发现QRDR一级突变现象,突变的基因位点均见于parC、parE基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60-6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强化手卫生,包括改进医护人员洗手条件,加强洗手教育,提高洗手依从性等措施,对ICU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监测分析强化手卫生前后ICU内痰标本MRSA菌株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强化手卫生使ICU内痰标本MRSA的检出率从16.9例/1000人天/月降低到9.3(P<0.05),并且降低的程度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密切有关。结论强化手卫生对控制ICU内MRSA的医院感染切实有效,而合理安排工作量,加强教育和监督才能提高洗手依从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63-6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痰中分离的137株流感嗜血杆菌(Hi)耐药性及产酶率。方法用ATB药敏鉴定条对痰液中分离的137株Hi做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小于3岁组儿童Hi117株,占85.4%;对氨苄西林耐药43株,耐药率为31.4%;产β内酰胺酶25株,产酶率18.2%;耐药主要集中在氨苄西林、红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和苯唑西林,且多重耐药91株,占66.4%。结论Hi是引起儿童ALRTI的常见病原菌,多见3岁以下儿童,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利福平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本研究结果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65-6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血管感染是血管外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6%,病死率及截肢率较高。对于不同部位、不同病原菌所造成的感染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传统的方法包括局部清创、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经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以及内科保守治疗。现报道1例。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2006年2月17日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67-6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闷、气促2d,发热1d于2007年4月9日入院。患者2002年5月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终末期。在本院长期血透治疗,每周3次、每次4h。10年前患左肺脓疡,经手术治疗后经常咳嗽、咳痰、痰中带少量血丝,但无发热,自服抗菌药及卡巴克络后症状缓
  • 综述与编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68-7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重要病原菌,同时也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美国每年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约50万例,中耳炎约6万例,菌血症约5万例,脑膜炎约0.5万~0.6万例。据统计,全球因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死亡人数每年约300万~500万例。长期以来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72-7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细菌-黏蛋白黏附作用的概述气道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作为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是重要的局部防御机制。主要成分是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决定了黏液的黏附性、黏滞性和弹性。但黏蛋白也是细菌最初的黏附部位,其O-糖苷中的寡聚糖能与多种细菌配体相互作用。细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1): 76-7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细菌对该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正在逐年上升,其中以非发酵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上升尤为显著。目前临床上发现的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大多是多重耐药菌株,不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其他的β内酰胺类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