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08年, 第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9-20
  

  • 全选
    |
    编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21-32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真菌感染致死的重要原因,明确和统一此类疾病的诊断定义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标准的定义可加强该类研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2002年EORTC/MSG共同发表了有关免疫缺陷患者IFD定义的国际共识,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该领域的发展需要对原定义进行修订。此次修订始于2003年,经过专家多次讨论,于2005年初稿获得通过。经过6个月的意见反馈和商榷后,修订定义终稿获得批准。修订后的定义保留了诊断IFD原定义的3个级别:确诊(proven)、拟诊(probable)和疑似(possible),其中对拟诊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并限制了疑似定义的范围。侵袭性真菌病确诊定义适用于任何患者,不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的情况,而拟诊及疑似定义仅适用于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此次修订力图促进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也可作为高危患者中其他感染的有用模式。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25-33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2所教学医院(10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K-B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07版判断结果。结果2007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株共360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4.3%,革兰阴性菌占65.7%。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平均为58%和7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平均为55%和45%。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但仍有约60%~80%的菌株对磷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或利福平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但后者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仅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两者中均出现少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经PCR检测27株VRE均系VanA型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产酶率分别为27.4%和96.1%。肺炎链球菌儿童分离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显著高于成人分离株,两者分别为88.5%和26.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1%,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6%和28.5%,不动杆菌属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35%和40%。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有良好活性,两者的耐药率均低于5%,值得注意。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以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在多数医院中均出现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较多,尚有少数肺炎克雷伯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肠球菌属中VRE和革兰阴性杆菌中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有所增多,各医院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刻不容缓。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34-33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的情况,及具有不同耐药机制菌株的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PCR方法进行oprD2基因、金属酶IMP、VIM、SPMT和GIM基因检测。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2006年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3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测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者50株,占66.7%;产金属酶的46株,占61.3%,其中IMP阳性38株(82.6%),VIM阳性8株(17.4%)。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同时产金属酶的34株,占45.3%,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MIC50和MIC90均高于其他菌株。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产生金属酶都十分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也很高,并且产MBL菌株存在IMP和VIM2种基因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38-34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我国儿科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AS)临床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5所儿童医院2005—2006年222株GAS感染的临床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诱导试验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表型;PCR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TR和mefA。结果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在93.69%~98.65%,MIC90>512mg/L;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4.14%;对青霉素、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达100%。分离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以耐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性菌素B表型(cMLS)为主,占99.04%,iMLS表型仅2株,未检测到M型;ermB、ermTR和mefA阳性率分别为94.71%、2.89%和0。结论所测儿科GAS感染流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主要耐药机制为ermB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酶导致靶位改变,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我国GAS感染首选药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43-34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我院各病区供水系统(水嘴)进行军团菌的分离培养,了解供水受军团菌的污染状况。方法1.对我院27个病房的共52个水嘴进行采样,分离培养军团菌。2.分别用军团菌属特异性引物5srRNA和嗜肺军团菌感染力增强因子基因(mip)对分离培养出的菌株进行PCR方法鉴定。结果1.在所调查的27个病房中有9个存在军团菌污染,污染率为33.3%。在所采集的52份标本中共有12份检出军团菌,阳性率为23.1%。2.经PCR鉴定,这12株细菌为非嗜肺军团菌。结论医院病房的供水系统军团菌污染严重,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深部真菌感染专栏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47-35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经验性治疗粒细胞减少伴持续发热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患者因化疗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500×106/L,持续至少96h,入选前接受胃肠外广谱抗菌药治疗至少96h,并且在入选前24h内体温>38.0℃者可入选本研究。统计用药人群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及其总有效率。结果共入选131例,其中安全性分析集(SS)131例,全分析集(FAS)129例。SS131例中,18例受试者发生24例次临床严重不良事件,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发生1例次实验室严重不良事件(血钾降低),与研究药物肯定有关。SS131例中发生与药物有关的非严重不良事件者35例,包括5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反应和实验室异常;其中16例发生临床不良反应,多见皮疹、发热、呕吐等;24例发生实验室异常,多见ALT等肝酶升高、血钾降低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35/131),其中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16/131),实验室异常发生率为19.1%(25/131)。临床不良反应中91.3%为轻、中度。入选病例中9例(12例次)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占6.9%(9/131)。其中6例(9例次)被评价为与试验药物有关,发生率为4.6%(6/131)。FAS和符合方案数据集(PPS)中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6.4%(47/129)和40.2%(47/117)。结论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粒细胞减少伴持续发热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患者对其耐受性良好,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止治疗者少见。卡泊芬净用于经验性治疗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可获一定疗效。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55-35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白血病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例白血病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疑为侵袭性真菌感染,使用卡泊芬净首次剂量70mg·m-2·d-1,维持剂量50mg·m-2.d-1。其中4例合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2mg·kg-1·d-1;持续治疗15~40d;观察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胸部CT的变化。结果卡泊芬净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8.8%,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1%,联合用药的起效快,疗程短。结论卡泊芬净治疗9例患儿有效率高,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白血病患儿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的一种选择。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60-36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院于2004年3月对1例重症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发生严重的肺曲霉感染,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后痊愈。现患者术后已45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衰”入院。患者近期无发热、呼吸道及消化道病史,乙型肝炎病?
  • 临床与实验研究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62-36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SLE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将有感染患者和无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52例SLE患者中有158例发生了187例次感染,其中89例为医院感染,29例发生了2种或2种以上的感染,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真菌和病毒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合并感染的SLE患者治疗后,121例好转,20例死亡,未愈者17例。结论SLE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是SLE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66-36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qnr阳性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微生物与临床特征,为控制qnr阳性菌感染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通过PCR扩增筛选产qnr阳性株,通过测序、接合试验进行确证。收集qnr阳性菌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其微生物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34例qnr阳性细菌感染者资料,结果显示2005年10月—2006年4月期间我院存在qnr阳性菌株的流行,以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qnr阳性菌株对头孢菌素类与氟喹诺酮类高度耐药。结论qnr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增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导致患者预后恶化,抗生素选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包含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细菌的存在和流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69-37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oprD2基因与金属酶(MBL)在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天津地区3所综合医院临床分离6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以2-巯基乙醇(2-MPA)为酶抑制剂,在MH平皿上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性检测,并用PCR检测MBL基因和oprD2基因。结果60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IRPA)中,2-MPA方法筛选出15株(25%)MBL阳性;以PCR方法检测,22株(36.4%)oprD2基因阳性,19株(31.7%)产生IMP-1型MBL,未发现VIM-2与IMP-2酶,7株IRPA同时含有IMP-1和oprD2基因。结论IMP-1为天津地区IRPA产MBL的主要类型,也是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73-37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动物模型。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模型组,环磷酰胺150mg/kg于接种前4d及接种前1d腹腔注射,接种当天给予1%戊巴比妥45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1×108个/mL烟曲霉孢子悬液40μL滴鼻。B组为非免疫抑制接种对照组,除以生理盐水代替环磷酰胺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C组为免疫抑制对照组,除以生理盐水代替烟曲霉孢子悬液滴鼻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并以生理盐水代替烟曲霉孢子滴鼻,其余操作同模型组。模型建立成功的判断标准:肺病理切片见坏死灶、肺泡内出血,PAS染色见45°角分叉的分隔菌丝或孢子;组织培养烟曲霉阳性。结果肺大体观察、病理切片H-E染色及PAS染色和肺组织培养结果表明,A组10只小鼠在接种烟曲霉3d后均发生了IPA,B、C、D组小鼠均无IPA发生。结论本法可成功构建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IPA模型。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77-37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自病人血液、骨髓穿刺液中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株,采用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测定此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测定该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氯霉素、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100%;敏感率在90%以上者为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等。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体外药敏试验对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均敏感。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79-38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2007版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细菌2249株,革兰阳性菌占44.0%,革兰阴性菌占56.0%。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葡菌和鲍曼不动杆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7%和75.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6%和5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1.5%和39.8%,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菌株占13.0%(12/92)。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引起关注。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83-38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130株肺炎链球菌MIC。结果130株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MIC≥2mg/L)占51.5%;对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次为6.2%、69.2%、17.7%和3.1%;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2.3%、90.8%、89.2%和93.8%;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头孢呋辛等抗生素耐药性高,应注意合理选择用药。
  • 临床经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87-38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致死性疾病,主要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本定植在人体中的一些非致病菌可能造成感染。目前我国AIDS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为了解河南地区AIDS患者的疾病发展规律、特点,机会感染的分布情况,将我院感染科20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89-39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肺结核及HBV感染高发区,两病并发在临床很常见。HBV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特别是强化治疗阶段,容易出现肝损害,导致治疗中断或失败,甚至死亡。军人作为特殊群体,短程方案2HRZS(E)/4HR对肺结核合并HBVM阳性军人肝功能的影响如何,我们对某部1991—2007年来收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91-39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卡氏肺孢菌属真菌类[1],卡氏肺孢菌肺炎(Pneumocys-tisjirocecipneumonia,PCP)是一种机会感染性疾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病死率高[2]。而器官移植者?肿瘤放疗及化疗后患者?自身免疫病?长期住院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者以及应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治疗者也易患PCP[3]。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94-39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儿男,12岁,河南驻马店人,汉族。因“反复发热8个月余”于2008年2月29日收入我院。患儿父母曾以屠宰牛羊为职业。患儿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最高40℃,呈不规则热型,余无不适。2007年11月就诊于浙江某医院,查血常规示WBC6.8×109/L,N0.74,Hb112g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95-39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39岁,蒙古族人。患者因发热伴左上下肢出现红斑水疱及疼痛4d于2007年9月25日入院。患者劳累后于9月21日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9~40℃,有寒颤及畏寒,次日左上下肢出现紫红色斑丘疹、血疱,左第4、5指尖、左4趾尖出血有淤斑,局部肿痛皮肤变黑,无咳嗽、咳痰、腹痛、尿痛、头痛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97-39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从1例住院患者的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0岁,某热力公司职员。于入院前1周被人打伤头部后,出现左耳听力下降,伴低调耳鸣,左耳流少量血样物,患者自觉头晕、头痛,左眼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头部清创缝合,耳部未经任何处置,未用抗?
  • 综述与编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5): 398-40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08.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过去10年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产生对现有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被称作超级细菌(superbug)或泛耐药菌,已经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多黏菌素类等抗菌药物因此被重新应用,并成为治疗对所有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最后选择。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