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在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CNKI、CBM、VIP数据库,收集伏立康唑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取RevMan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1288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提示: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两组预防失败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95%CI(0.32~1.77),P=0.52],伏立康唑组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两性霉素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0.04~0.55),P=0.005];伏立康唑、氟康唑两组IFI发生率[OR=0.62,95%CI(0.35~1.09),P=0.09]、视觉异常发生率[OR=1.14,95%CI(0.59~2.18),P=0.0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预防成功率高于伊曲康唑组[OR=1.96,95%CI(1.35~2.84),P=0.000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伊曲康唑组[OR=0.54,95%CI(0.37~0.7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致用药终止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05,95%CI(0.74~5.72),P=0.017]。结论伏立康唑在预防IFI中表现出高效低毒性临床特点,近年来临床应用越来越受青睐,其价值有待时间的进一步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