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6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6-01-20
  

  • 全选
    |
    论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1-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佛山南海医院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状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临床科室诊断为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分析致血流感染金葡菌耐药性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4例患者,以医院感染为主(53例,占82.8%),64例患者中培养出金葡菌64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22株,占34.4%,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42株,占65.6%。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要高于MSSA菌株,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MRSA组年龄、糖尿病、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不恰当用药显著高于MSSA组(P均<0.05);MRSA组病死率高于MSSA组(27.3%对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患者高龄OR1.1(95%CI1.004~1.108,P=0.036),不恰当用药OR6.1(95%CI1.2~35.2,P=0.04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院金葡菌血流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金葡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性。高龄、不恰当用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5-1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析,探讨危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B型钠尿肽(BNP)动态变化水平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7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HAP的患者,另选30例ICU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于确诊HAP当天、第2、第3和第7天检测HAP患者PCT与BNP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2种指标的诊断价值;并根据28d随访的生存情况将HAP患者分为死亡组(19例)与生存组(53例),比较2种指标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HAP组初始PCT与BN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HAP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7±0.059(95%CI:0.511~0.742,P=0.045)与0.894±0.030(95%CI:0.835~0.954,P=0.000),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PCT:65.3%、66.7%、82.5%、44.5%;BNP:72.2%、93.3%、96.3%、58.3%。生存组与死亡组PCT、BNP值确诊当天、第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BNP的动态变化(ΔPCT、ΔBNP)与ICU住院天数无相关性(P>0.05),对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804±0.065(95%CI:0.605~0.861,P=0.003)与0.733±0.065(95%CI:0.677~0.932,P=0.000),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ΔPCT:77.4%、78.9%、56.8%、90.7%;ΔBNP:75.5%、68.4%、46.1%、88.6%。结论动态监测PCT与BNP的变化对危重患者HAP的发生及预后预测有一定作用,但价值有限。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11-1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医院201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的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自动搜索疑似感染病例,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主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对疑似感染病例由临床经管医师进行核对确认,医院感染管理科最终确认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医院感染信息及结果。结果4515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47例,感染率2.3%;医院感染1209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7%。科室感染情况,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15.9%)、血液科(11.9%)、急诊科(10.8%)、神经外科(7.8%)、心胸外科(5.3%)、神经内科(4.2%)、小儿外科(3.1%)、骨科(3.0%)、风湿免疫科(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33.2%)占首位,其次是上呼吸道、泌尿道、器官腔隙等部位感染。常见的前5位感染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0.3%)、大肠埃希菌(16.4%)、鲍曼不动杆菌(1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2%)和铜绿假单胞菌(10.0%)。结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主要为ICU、血液科和急诊科,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15-1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流行状况。方法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双纸片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nrA、qnrB、qnrC、qnrD、qnrS、aac(6')-Ib、qepA基因,限制性酶切反应确定aac(6')-Ib-cr基因型。结果179株大肠埃希菌中95株ESBL表型确证试验阳性,检出率为53.1%;产ESBL菌株未见对美罗培南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1.1%),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皆低于3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皆高于70%,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在60%~70%;PCR扩增结果显示产ESBL菌株,具有qnr基因9株(9.5%),其中qnrA2株、qnrB5株、qnrS2株。非产ESBL菌株,具有qnrB基因3株(3.6%);酶切反应显示产和非产ESBL菌株具有aac(6')-Ib-cr基因分别为21株(22.1%)和5株(6.0%)。所有菌株皆未检测到qepA基因。结论产ESBL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以aac(6')-Ib-cr基因型为主。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20-2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HIV感染与非感染状态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67例HIV阳性的CNM患者(HIV-CNM组)和22例HIV阴性CNM患者(非HIV-CNM组),应用Minitab16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起病形式均表现为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发热等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其中非HIV-CNM组患者的头晕、头痛的发生率更高。两组患者相比较,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以HIV-CNM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脑脊液中蛋白和糖含量的变化以非HIV-CNM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误诊率和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V感染和非感染CNM患者多表现为慢性起病,头晕、头痛为其主要的起病形式,两组相比较,HIV-CNM组的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较明显、非HIV-CNM组蛋白和糖变化更显著。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24-2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襄阳市中医医院2014年1—12月门诊及住院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共分离病原菌637株,其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55.4%;革兰阴性杆菌占44.1%;真菌占0.5%。病原菌检出率排在首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4.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4.4%;肺炎克雷伯菌,占9.9%;肠球菌属,占9.9%;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占8.3%;鲍曼不动杆菌,占7.4%等。血培养葡萄球菌属细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利福平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菌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7.2%和59.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0.0%和36.5%。血流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51.1%,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29.7%;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比例相对较小,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血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应加强对医院血培养病原菌进行耐药监测,掌握其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30-3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分析达托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BS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达托霉素治疗金葡菌BSI的21例患者,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6例单纯金葡菌BSI临床治疗有效率81.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10例,临床治疗均有效。5例明确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金葡菌BSI患者1例治愈,其余4例临床症状改善。细菌清除时间中位数为8.5d(3~19d)。共观察到2例(9.5%)与达托霉素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1例(4.8%)轻度血肌酸磷酸激酶(CPK)值升高和1例(4.8%)中度皮疹及瘙痒,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达托霉素治疗金葡菌BSI,包括MRSA,安全有效、起效迅速。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CPK轻度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33-4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产妇及新生儿感染李斯特菌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分娩的13例感染李斯特菌孕产妇产前、产后和对应新生儿的发病状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预后的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对围产期孕产妇和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结果13例李斯特菌感染孕产妇患者均有临床症状,但症状不典型不特异。53.8%患者有高热症状,84.6%诉腹痛,100%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白细胞总数(12.1×109~26.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650~0.898)和C反应蛋白(10.00~103.00mg/L)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对应13例感染新生患儿均为早发感染,新生儿血流感染8例、新生儿肺炎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4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新生儿感染性胃肠炎2例,新生儿死亡2例;感染的新生儿白细胞总数(4.7×109~27.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505~0.819)、血小板(79×109~280×109/L)和C反应蛋白(7.00~120.80mg/L),单核细胞比率(0.042~0.116),白细胞总数大部分正常,少部分降低或升高,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比率多数升高,血小板部分降低。孕产妇患者预后良好,新生患儿多预后不良,有2例新生儿死亡。结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极易感染细胞免疫相对低下的孕产妇,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对新生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最为重要的是在孕早期对孕产妇进行食品安全性宣传教育,减少妊娠期感染,是降低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重要预防措施。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41-4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CAEBV)感染报道和文献复习,提高对成人CAEBV的认识。方法对2例确诊为CAEB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反应及病程发展,结合文献复习分析CAEBV的特征。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CAEBV感染的临床特征,1例门诊随访EBV-DNA阳性,1例失访。结论成人CAEB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进展快,治疗反应不佳,必要时需结合病理活检,以期早期诊断CAEBV,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45-4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侵袭性声带曲霉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复习国内发表的有病理证据的侵袭性声带曲霉病的文献,结合近期收治的1例侵袭性声带曲霉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1例侵袭性声带曲霉病,综合文献中该疾病报道作一分析。报道45例患者中6.7%患有糖尿病,4.4%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无免疫受损基础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是广谱抗生素(88.4%)和糖皮质激素(55.6%)的使用。主要症状包括声嘶、干咳、咽痛、失声等。45例均经喉镜局部组织活检病理诊断。34例(75.6%)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包括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11例(24.4%)患者未治疗或仅行创伤较小的膜样物剥脱术,也获得了痊愈。长期随访复发率低(2.2%),并发症少(4.4%)。结论侵袭性声带曲霉病可发生于无免疫受损疾病的宿主,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常见危险因素,确诊依赖于喉镜下组织活检及培养,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好,部分患者可自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50-5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内Hp感染的关系,探讨控制口腔Hp感染对彻底根除胃内Hp感染的临床意义及彻底根治Hp的疗效观察。方法通过测试板对体检人群口腔唾液进行Hp检测,确定口腔感染阳性病例;其中遴选经胃镜活检尿素酶检测阳性,病理诊断为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三联药物治疗同时用非药物治疗牙膏联合氟防龋材料刷牙;对照组90例,单纯进行三联药物治疗。检测两组各时间点有效清除Hp病例,分析口腔洁治对口腔和胃内Hp感染根除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药物治疗2周停药4周后,口腔和胃内Hp全转为阴性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Hp转阴比例分别为80.0%和64.4%,P<0.05;坚持使用氟防龋材料联合口腔洁治的患者1年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和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4.4%对40.0%和93.5%对62.1%,P<0.05)。观察组口腔和胃Hp的再感染比例显著降低。结论药物治疗Hp的根除率与患者口腔内Hp感染控制及口腔卫生状况有关。口腔Hp可能是胃Hp再感染的病原因素,因此对胃内Hp感染所致疾病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口腔抗Hp的治疗,对于彻底根治Hp感染并减少抗生素使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54-5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14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检出的146株鲍曼不动杆菌就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6株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为主(占83.6%),其次为创口引流液(占7.5%);感染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中医科为主,分别占52.7%、17.1%;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和头孢吡肟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大于70%,其中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93.8%、93.6%;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0.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27.4%;检出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株(占30.8%);结论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57-6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变异,探索其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扩增所有临床株的7种PBP基因并测序。比较该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结果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67.6%。测序结果显示敏感株及耐药株间未发现PBP的氨基酸变异。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与PBP变异无相关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61-66.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2014年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细菌作药物敏感性试验,以2014年版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总计133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27.2%和72.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0.4%和66.7%,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菌株各占64.9%、24.3%和10.8%。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屎肠球菌出现1株万古霉素耐药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但耐药菌株亦已出现。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31.3%。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和0.4%;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9.3%和32.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9%和1.8%。广泛耐药(XDR)菌株5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结论革兰阳性菌(除屎肠球菌1株耐万古霉素外)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但耐药菌株亦已出现。随着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和提高,拟将2级医院纳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夯实网底建设,防止细菌耐药性加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67-7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脲原体的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疑似脲原体感染患者的泌尿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将筛选得到的脲原体株进行耐药相关基因gyrA、parC、23SrRNA、tetMPCR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1117份泌尿道分泌物标本检出54株脲原体。药敏结果显示,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中的米诺环素敏感率最高(92.6%),耐药率最低(5.6%);对喹诺酮类药物中氧氟沙星敏感率最低(5.6%),耐药率最高(53.7%)。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耐药基因tetM在2316、2526二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为G突变为A、T突变为C;parC基因于248位点发生突变,碱基C突变为T,结果导致83位丝氨酸被亮氨酸替换(S83L);gyrA基因未检测出突变;23SrRNA基因于2149、2181、2230三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为T突变为G、T突变为A、A突变为G。结论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率最高,尤其是米诺环素;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最严重,尤其是氧氟沙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依据;parC、23SrRNA、tetM基因相关突变可能与脲原体耐药机制有关。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71-7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分离的1株耐氧生长的厌氧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方法利用API20A进行生化鉴定、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技术分析该菌的16SrRNA基因。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细菌β内酰胺酶,PCR扩增β内酰胺酶cfxA耐药基因。结果经鉴定,该株厌氧菌为第三芽孢梭菌,经16SrRNA分析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第三芽孢梭菌相似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亚胺培南、四环素、甲硝唑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替坦耐药。结论该株厌氧菌为第三芽孢梭菌,携带cfxA耐药基因。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75-7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非达霉素和万古霉素对黄金地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动物模型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以4×107CFU/mL的艰难梭菌ATCCBAA~(-1)870感染黄金地鼠后,用不同浓度的非达霉素(0.3、0.8和2.5mg·kg~(-1)·d~(-1))或者万古霉素(5mg·kg~(-1)·d~(-1))灌胃,观察给药后黄金地鼠的体质量变化和存活率。结果在艰难梭菌ATCCBAA~(-1)870感染后,用非达霉素和万古霉素治疗7d期间,动物生存率为100%。非达霉素(2.5mg·kg~(-1)·d~(-1))治疗组一直到观察终点生存率为100%,但是万古霉素组在观察第11天时出现感染复发并死亡,观察到30d时生存率仅为20%。粪便培养显示非达霉素可以有效清除黄金地鼠粪便中的艰难梭菌。结论非达霉素对高产毒艰难梭菌具有强效的体内抗菌作用,与目前临床常用万古霉素相比,其治疗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试验。
  • 病例报告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80-8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克雷伯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易定植于人体肠道和呼吸道,是导致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目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重症感染的最佳选择。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不断出现,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道,2005—2010年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从0.4%上升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83-8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念珠菌血流感染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类型,有资料显示,真菌血流感染已经位居医院血流感染发病率的第4位,病死率高达40%~67%[1]。而医院获得性肺炎也因其病原菌的耐药性高,造成临床上的治疗困难。现将本院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合并白念珠菌血流感染的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 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86-9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NTM肺病因为无典型临床特异性,且耐药率高,致病菌种繁多,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关注国内外NTM病的流行趋势,了解NTM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以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NTM肺病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特点展开综述。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92-9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罗培南是20世纪90年代面市的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需氧或厌氧的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菌,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其广泛的使用导致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产生耐药,从而降低了临床有效性。同时,由于不同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有差异性,导致其对美罗培南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99-10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16.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属于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尤其对于侵袭性曲霉、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1](如克柔念珠菌等)所致感染疗效好。加之良好的经济学特点[2],目前伏立康唑已经成为血液系统疾病[3]、免疫功能低下[4]、器官移植[5]患者治疗或预防用药的首选。一项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6]发现,在多种抗真菌治疗方案中,单用伏立康唑组
  • 信息交流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103-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家将在几内亚开展一项临床试验,研究埃博拉感染幸存者血液中的抗体能否帮助该病毒感染者抵御这致命性疾病。如果证实有效,在继续进行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的同时,恢复期血清可以作为短期干预措施,迅速扩大生产,用于临床。一项由安特卫普热带医学研究所领衔的国际研究正在开展这项工作。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 16(1): 104-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黏菌素的聚阳离子特性导致其对有机和无机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黏附性,因而在药敏试验过程中游离黏菌素浓度减低。吐温-80(P-80)是一种应用于微量板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影响游离的黏菌素浓度从而降低黏菌素的MIC值。本研究评估不同微量板及添加吐温-80对测定黏菌素MIC的影响。受试菌株共146株,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