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20
  

  • 全选
    |
    论著
  • 赵理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385-389.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部大手术后希木龙念珠菌血症的临床表现、感染特点、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转归等情况。方法 收集 2018年3月—2021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腹部大手术后13例希木龙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 例患者平均年龄66岁,男6例、女7例,11例(84.6%)患恶性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87 min,平均住院时间28.9 d。所有患者均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肠外营养及腹腔引流管。13例希木龙念珠菌血症患者术后感染前均使用抗生素,其中11例使用3种抗生素,2例使用4种抗生素,使用时间5~17 d,平均8.5 d。12例患者出现低热,11例纳差、乏力,5例腹胀、呕吐。7例患者真菌G试验结果明显升高。希木龙念珠菌体外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耐药率高达76.9%,对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2.3%、100%。结论 腹部大手术后希木龙念珠菌血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为腹腔引流管的置入、手术时间长、PICC的置入、肠外营养、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抗菌药物使用等,对高危患者应关注希木龙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 张飞, 廖贵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390-39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肾移植术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临床疗效,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9年6月—2021年5月连续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72 h的CRKP感染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观察研究。收集患者一般特征、临床和微生物学数据,评估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后的临床治愈、微生物学治愈和全因住院死亡率,分析临床和微生物学治愈与失败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9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平均年龄(38.2±10.2)岁,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手术部位感染(78.9%),其次为血流感染(52.6%)、肺部感染(42.1%)和尿路感染(21.1%)。感染开始至接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的中位时间为5.0 d,治疗平均时间为12.3 d。临床治愈率、微生物学治愈率、全因住院死亡率分别为57.9%、63.2%、10.5%。与临床治疗失败有关的因素为较高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菌血症、肺炎、感染开始至接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的时间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作为挽救性治疗;与微生物学治疗失败有关的因素为菌血症、肺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作为挽救性治疗。结论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是治疗CRKP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为肾移植术后CRKP感染的治疗提供了重要选择,但其疗效仍需大规模对照研究来证实。
  • 唐莉歆, 周恩竹, 钟城垚, 万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396-40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特点,分析AIDS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208例AID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AIDS合并COPD组60例,其中男53例、女7例,中位年龄47(35,58)岁;AIDS组148例,其中男120例、女28例,中位年龄66(51,72)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DS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体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IDS病程时间、CD8+细胞计数、心脏彩超肺动脉压、右心房、右心室检测值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OPD组的年龄、CD4+细胞计数[62(24,150)/μL]低于AIDS组(均P<0.05);吸烟史[40例(66.67%)]、巨细胞病毒感染[13例(21.67%)]、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前HIV病毒载量[517 000(99 300,1 890 000)拷贝/mL]、ART后HIV病毒载量[675 000(36 800,1 320 000)拷贝/mL]、血清IL-4 [5.92(4.51,12.49)ng/L]、影像学提示支气管扩张[28例(46.67%)]和肺气肿[9例(15.00%)],均高于AIDS组(P<0.05),COPD病程时间在AIDS首发疾病组与COPD首发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以AIDS为首发疾病组COPD病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AIDS病程时间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巨细胞病毒感染、CD4+细胞计数、血清IL-4水平、ART前后HIV载量、影像学提示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均为AIDS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CD4+细胞计数、血清IL-4水平、支气管扩张为AIDS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严重程度气流受限在ART前后病毒载量上存在差异,与轻中度气流受限(GOLD 1~2级)相比,病毒抑制失败组气流受限更重(16例,P<0.05)。结论 AIDS合并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差,AIDS对肺结构及功能的破坏加速了COPD发病,早期快速的肺功能损害,增加死亡风险;CD4+细胞计数、血清IL-4水平、支气管扩张为AIDS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ART效果与COPD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凌佩瑶, 高桂英, 邹芸, 徐圆圆, 朱丽丽, 江淑芳, 张丽伟, 狄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02-40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防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防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FMEA风险管理工具,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借助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查找失效模式的具体原因,优先对高风险项目进行整改,比较风险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根据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对前五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RCA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FMEA模式后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下降;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率由1.92%降低为1.30%,随访依从性由75.24%提高至89.77%,操作规范性由82.94%提高至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参与率由77.50%提高至8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MEA模式评估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风险因素并实施改进方案,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 肖婷婷, 喻玮, 王雪婷, 肖永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08-41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收集和汇总已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以了解依拉环素在真实世界情况下治疗包括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在内的中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有关依拉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真实世界研究,采用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法,计算各研究合并的疗效与安全性指标,综合评价依拉环素在真实医疗环境下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真实世界研究文献5篇,均为回顾性研究,总共包含265例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数据,其中包含腹腔感染患者共80例(30.2%)。荟萃分析显示,215例病情较重患者的综合临床有效率为69%(95%CI:62%~75%),50例病情较轻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4.0%。全部265例患者中,共29例(10.9%)发生不良事件,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 依拉环素不同给药方案在真实医疗环境下治疗不同部位感染,包括耐药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国内外已经开展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一致。
  • 陈超英, 刘灵芝, 杨欢, 朱一喜, 王明, 黄振夏, 何树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14-41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株洲地区2020年5—6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状况,为今后控制HRV暴发流行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的564份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RV核酸载量,同时HRV阳性患者进行其他5项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定性检测。结果 ①检出HRV阳性病例242例(1~17岁),男136例、女106例,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12岁及以下儿童HRV阳性率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8.971,P<0.05),其中1~5岁阳性患者在相应年龄段中检出率最高,为51.28%。6~12岁阳性患者最多,占阳性总数的80.17%。②HRV阳性患者临床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78.10%,189/242),且出现症状2~3 d采样进行HRV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最高(68.18%,165/242)。③合并感染的病毒类型以呼吸道腺病毒为主(58.33%,49/84),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6.19%,22/84),且合并感染者HRV病毒载量比单独感染者高(Z=–11.907,P<0.001)。结论 此次株洲地区HRV疫情以小学生为主要感染群体,且患者以发热为主要发病症状,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时患者HRV病毒载量差异可为病情评估提供帮助。
  • 张慧秋, 刘丽, 刘玲, 沙梦龙, 鲁海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18-42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018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13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疾病组,另于同时间段招募1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 IL-4、IL-10。疾病组在入院48 h后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按照有无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感染及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其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析疾病组不同部位创伤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绘制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入院48 h后外周血各项Th1/Th2细胞因子及联合预测疾病组医院感染的价值。结果 疾病组IL-2、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不同部位创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1%,不同感染类型患者革兰阴性菌占比均较高;感染组IL-2、IFN-γ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P<0.05),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不同创伤部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创伤部位医院感染患者IL-2、INF-γ水平均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IL-2、IFN-γ、IL-4、IL-10联合预测疾病组医院感染的特异度高于各个指标单独预测(P<0.01),AUC高于单独预测(P<0.05),灵敏度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IL-2、IFN-γ水平下降,IL-4、IL-10水平升高,Th1向Th2漂移,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上述趋势更明显,此类患者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且各细胞因子水平联合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高。
  • 张朝阳, 吴金泽, 冯妍, 阿布都热合曼·阿卜拉, 汪永新, 王增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25-43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确诊为颅内感染的病例,分析脑脊液的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早期诊疗方案。方法 通过查阅该院在2016年1月—2020年12月行神经外科手术后诊断为颅内感染的病例,并由该院检验科获取这些病例中送检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基本特征、脑脊液指标、病原体变迁以及耐药情况等数据。结果 5年间共有8 470例患者进行了神经外科相关手术,术后颅内感染587例,感染率为6.9%。脑脊液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细菌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革兰阴性菌32株。常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幕下病变、术后脑脊液漏、引流管放置时长(≥3 d)。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主要的致病微生物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不仅要做好术前预防、术中防范、术后护理,更需要早期识别,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目前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郭建, 吴文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32-43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例干燥奈瑟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确诊的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析其诊断与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通过关键词“干燥奈瑟菌(Neisseria sicca)”和“心内膜炎(endocarditis)”在万方数据库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已报道的明确诊断为干燥奈瑟菌引起的心内膜炎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集血培养送检后报阳,革兰染色查见革兰阴性双球菌。使用VITEK-2 Compact和质谱鉴定均为干燥奈瑟菌,与16S rRNA测序结果一致。结合药敏试验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使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文献分析发现,静脉药瘾者、HIV感染、霍奇金病、肾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风险。多种细菌同时感染的情况也有发生,混合感染的快速培养及鉴定辅助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临床同时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对赘生物进行识别。结论 及时规范的血培养检测为临床诊治罕见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了帮助。可尽早明确诊断,开始有效的治疗。
  • 邹庆, 杨帆, 王智惠, 杨曦, 陈昕, 王成秀, 余春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36-44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LA-G)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16HBE细胞,采用RSV感染16HBE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感染组、转染组、感染+转染组,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16HBE细胞中HLA-G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16HBE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caspase-9,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IL) -4、IL-10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和转染组16HBE细胞中HLA-G、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凋亡率及IL-4、IL-10和IFN-γ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感染组和转染组相比,感染+转染组16HBE细胞中HLA-G、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凋亡率及IL-4、IL-10和IFN-γ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 抑制HLA-G能够减轻RSV感染的16HBE细胞炎症损伤。
  • 李艳华, 张树逍, 杨阳, 徐广健, 邓启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41-44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米卡芬净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 筛选成膜能力强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米卡芬净、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相和被膜相的MIC。采用微孔板构建体外被膜模型,设立米卡芬净组、头孢他啶组、米卡芬净联合头孢他啶组和无药对照组。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米卡芬净单用和联用抑制被膜形成及清除成熟被膜的效果。根据方差齐性采用Student-t检验或近似t检验,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未测得米卡芬净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加入米卡芬净后,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相MIC无任何变化,但对被膜相(3/4株)MIC降低50%。米卡芬净对所有菌株被膜形成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对成熟被膜也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亚抑菌浓度的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被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浓度头孢他啶对成熟被膜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但与米卡芬净联用表现出拮抗作用,对所有被膜的形成和其中3株成熟被膜的清除效果均低于米卡芬净单用。结论 米卡芬净单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清除均有明显的效果,但与头孢他啶联合表现出拮抗作用。
  • 陈清清, 吴云丽, 吴一波, 林玉玲, 闫小利, 邱慧娜, 张建明, 郑廷金, 张志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48-45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不敏感肠球菌(linezolid-insensitive Enterococcus,LISE)检出率及分布特点,分析LISE的主要耐药机制和分子分型,为LISE医院感染精准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药敏试验数据,对经仪器法检测出的LISE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法进行确认,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LISE菌株的同源性。采用PCR法检测23S rRNA、rplCrplDrplVoptrApoxtAcfrcfr(B)利奈唑胺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2018—2019年共分离鉴定肠球菌522株,检测出LISE共44株(均为粪肠球菌),检出率为8.4%(44/522),其中利奈唑胺中介粪肠球菌(linezolid-intermediate Enterococcus faecalis,LIEf)占3.1%(16/522);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linezolid-resistant Enterococcus faecalis,LREf)占5.4%(28/522)。利奈唑胺对28株LRE的MIC值为8~16 mg/L。44株LISE分布的科室主要为泌尿外科(43.2%,19/44)、肿瘤科(9.1%,4/44)、老年病科和肝胆外科(均为6.8%,3/44);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52.3%(23/44)、抽出液18.2%(8/44)、分泌物13.6%(6/44)、引流液4.5%(2/44)。44株LISE分为32个不同的ST型,其中ST16是主要型别,占20.5%(9/44)。发现耐药基因阳性的LISE有33株,可分单耐药基因和双耐药基因两类。单耐药基因:optrA阳性为7株,rplD发生突变(C348T、A144G)的有10株。双耐药基因:同时携带optrAcfr和同时携带optrApoxtA的LRE各有1株;optrA阳性合并23S rRNA点突变 (G2601C)的1株;optrA阳性合并rplC突变(C291T、C369T、T107A)的4株;optrA阳性合并rplD突变的9株。未发现任何耐药基因的LISE有11株。结论 LRE菌株的主要耐药机制是携带optrA,该基因可用作耐药性筛选的标志。cfrpoxtA和23S rRNA突变参与耐药,但并不是主要耐药机制。
  • 何秀华, 朱焱, 杨鹏雅, 马翠苹, 郑怡娟, 王星, 刘江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54-462.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8年1月—2020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及E试验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2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8–2020年该院共收集临床分离菌14 39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 260株,占29.6%,革兰阴性菌10 131株,占70.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 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9.9%、58.2%。MRSA 和 MRCNS 对所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 和 MSCNS),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除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外,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PNSP)的检出率有所下降。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7.5%。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0.6%(39/6 606)。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的大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所下降。鲍曼不动杆菌株数明显下降,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耐药率有所上升,对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下降,但耐药率仍在40%以上。结论 细菌耐药性监测三年间,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呈缓慢上升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
  • 专家论坛
  • 喻华, 徐雪松, 李敏, 杨启文, 杨青, 张嵘, 褚云卓, 单斌, 郭大文, 胡志东, 简翠, 李轶, 廖康, 刘根焰, 季萍, 金炎, 倪语星, 沈瀚, 苏丹虹, 卓超, 王辉, 魏莲花, 俞云松, 张泓, 张利侠, 周铁丽, 朱镭, 王明贵, 朱德妹, 胡付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63-47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吴静, 夏红, 刘荷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75-47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南君, 张红霞, 何霞, 杨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78-48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青, 李泰阶, 蒋诚传, 林慧珍, 王柏莲, 廖瑜, 潘慧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81-48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经纬, 夏頔, 崔昌星, 姜涛, 马承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84-487.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曲倔, 黎秋芬, 廖菊兰, 曲俊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88-491.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文婕, 龚旅游, 贺兼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92-495.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周迅, 杨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496-50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盛梦娇, 刘敏, 张玉亭, 耿嘉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501-503.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胡明霞, 袁建明, 张彬, 秦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504-508.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傅倩雯, 徐杰, 赵卫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509-514.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朴英, 赵翔宇, 成娟, 刘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 22(4): 515-520. https://doi.org/10.16718/j.1009-7708.2022.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